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格”提拔更要经得起质疑
  • 2013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对于“80后”教授褒奖有加,对“80后”干部却严加追问。舆论态度有如此剧烈的反差,绝不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更多地折射出公众对于公平竞争环境的渴求。

  □本报评论员 李康宁

  日前,武汉大学的“85后”教授邓鹤翔引发公众关注。对于这位出生于1985年4月的年轻教授,网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此武大校方表示,像邓鹤翔这样的年轻教授在该校已非个例,“‘80后’教授袭来,在全国都是一个趋势”。
  “80后”教授成了年轻人眼中的励志榜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0后”官员依然在信任危机中苦苦挣扎。对于“80后”教授褒奖有加,对“80后”干部却严加追问。舆论态度有如此剧烈的反差,绝不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更多地折射出公众对于公平竞争环境的渴求。
  事实证明,公众并非对“80后”人群存有成见,只要选拔标准公正程序严格,那些脱颖而出的年轻人,也能够获得无私的掌声。邓鹤翔曾经两度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科学》上发表文章,这无疑是对他学术能力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武汉大学选材标准的权威认证。这说明武大在遴选人才的过程中,真正坚持了“唯才是举”的标准,以真实的学术水平为准绳,杜绝了权力参与的可能,自然经得起公众的追问。相对而言,在一些基层年轻干部的升迁过程中,我们很难看到如此具有说服力的论据。部分人单从履历上便存在硬伤,摆脱不了学历造假、经历虚构的嫌疑;而另一些干部,其仕途明显有设计过的痕迹,他们在闪转腾挪中借力打力扶摇直上,却没有真正展现出过人的工作能力。让这样的干部得到“破格提拔”,公众难免会有各种猜测与指摘。
  相比而言,在“火箭干部”的升迁过程中,“破格”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80后”教授的涌现,很少掺杂规则之外的因素。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年轻干部本身具备相当强的能力,可以破格提拔,但这种能力必须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也要经得起公众的监督。现在的高校职称评定,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行政力量参与的空间,但毕竟标准是相对固定的,程序也是公开的,至少在一定的学术圈内,竞争是充分的,即便存在破格,也不会引发大的质疑。而在一些年轻官员升迁的过程中,原本程序的公开度就不够,加上相关领导岗位上还有直系亲属,更是营造了瓜田李下的氛围。这样的年轻官员如果有“破格”的待遇,又没有实实在在的业绩,必然要引起公众的质疑。   
  为学提倡“达者为师”,为政讲究“奖掖后进”。打破常规,给更多年轻人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是现行人才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透明的基础之上,否则所谓的“破格”,很容易成为以权谋私的手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