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为烈士寻亲报道发出后,多名读者找到了亲人和战友
60多年,89岁老姐一直在找他
  • 2013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邵先生在报纸上找到了舅舅的名字,十分激动。本报记者 邱志强 摄
本报记者 张榕博
  21日,本报《52名山东烈士60余年未“归”》报道发出当天,61岁的曹县老人邵先生在烈士名单中发现一个人的信息与他的舅舅十分相符。22日,又有两名读者在烈士名单中分别找到了自己哥哥与战友的名字。
60多年后,报纸上找到舅舅名字
  21日上午,61岁曹县退休老人邵先生看到本报《52名山东烈士60余年未“归”》的报道后,“心里一动”。“我家里有一位60多年前失去联系的亲人,我就一个一个看名字,没想到在报纸上发现了我舅舅的名字,阎进轩!”
  在烈士名录中,阎进轩确实是山东曹县人,是十七军随校五中队的分队长,在1950年芦山镇战斗中牺牲。“舅舅以前经常给我父亲写信,但在1950年和家里失去了联系。”邵先生说,“听母亲说,舅舅在部队还立了功。后来我哥哥参军,专门到贵州找,结果只查到舅舅负伤住院的消息,据说后来可能牺牲了。”
  为了验证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消息,今年89岁的邵先生母亲,烈士阎进轩的姐姐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弟弟,她走遍了曹县所有的烈士陵园,还多次去曹县民政局询问。因为舅舅参军时,家里太穷,既没有照片,也没有户籍证明,多年来,邵先生一家没有享受到任何烈属待遇。
  邵先生还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我担心她太激动了,也需要再落实一下。”邵先生表示,最近他会和两兄妹一同前往贵州惠水查证,家里没有烈士的任何证据,他们愿意做DNA比对。如果查证属实,他母亲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政府能颁给弟弟一张烈士证书。
战友牺牲多年,没想到还在找“家”
  22日,河南省范县70岁的杜跃玲老人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在《齐鲁晚报》上看到了哥哥杜跃兴的名字。杜跃兴1947年参加革命,那时范县还在山东辖区。“爸爸1958年开始找哥哥,有消息说哥哥作为卧底去了台湾。”杜跃玲老人说,等两岸三通后,他们也去台湾找过,还是没有音讯,在报纸上看到哥哥的名字后,“我和两个弟弟商量了一下,去哥哥墓前呆一会儿,也算一家人团聚了。”
  还有一位81岁的老战士姚先生打来电话说,在报纸上看到了战友姜维敏的名字。他和烈士姜维敏都是福山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在贵州分开了,后来听战友说,姜维敏被一枚流弹击中了脖子,牺牲了。
  “我1982年转业复员,有好几年都不敢去姜维敏家,不敢告诉他家人实情。”说到这里,姚先生在电话那头失声痛哭。60多年过去,当他在报纸上得知战友还在找“家”时,他说一定要帮战友回家。姚先生说,在烟台福山区古现镇的河北村,还有姜维敏的家人,如果有需要,他将提供相关信息。
  目前,寻找烈士家属的工作仍在进行,具体名单详见齐鲁晚报网(www.qlwb.com.cn)。
省民政厅: 为烈士归宿争取最好结果
  记者了解到,时间过去60多年,许多人证、物证都已散失,烈士亲属的认证,烈士后续归宿的安排都成了问题。
  “这些问题国家还没有政策。”省民政厅优抚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重新找到的这批烈士进行认证、遗体安放,家属的抚恤,如何妥善处理,都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包括山东、贵州两地对烈士遗体的交接,也需要具体研究。
  “但我们会尽力而为,为烈士归宿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们解决不了的,会上报民政部。”这位负责人表示,两地烈士遗体的接续,烈士身份认证,以及烈士亲属的抚恤工作,目前已经开始着手研究。      (张榕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