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子流过长满水草的河道
  • 2013年05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5月14日,由于西圩子壕里淤泥太深,赵延新陷了下去,多亏“马哥”在身旁,及时把他拉出来。赵延新说,这种事常有。
  忙了一天回到简陋的家中,喝喝茶聊聊天,很是惬意。
  61岁的赵延新每天都是这样爬上爬下。
  将河道里的垃圾一袋一袋提上去是个体力活。
  铜元局后街生产渠每天要打捞数吨水草和垃圾。
文/本报记者 葛亮 片/本报记者 郭建政
  与河道一样默默无闻存在的,是61岁的赵延新和马庆诺从事的工作。
  像日复一日平静缓慢流过的河水,两个头发早已花白的老人,每天总在重复着1500米河道里水草和垃圾的清理。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手被碰破是经常的事,我就抽根烟,把烟灰摁在伤口处,这样就不发炎了。”赵延新手上一道道伤疤记录着14个年头里的付出,一同存在的还有经常用84消毒液洗而被洗白的手指。
  每天,赵延新和马庆诺会赶到济南天桥区西圩子壕。一根绳子、一把耙子、一身皮裤,是他俩全部的工具。将绳子绑在岸边的石柱上,两手拽着绳子,身体后仰,熟练地沿着河岸壁下到河道里。
  几欲让人想吐的臭味扑鼻而来。“我们习惯了,啥也闻不出来。”赵延新装完一袋垃圾,在黑乎乎的水里洗了洗手。
  两个人也有难的地方。即使是夏天也得穿着线裤,外面再套皮裤,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身上衣服能拧出水来。“不穿线裤,会磨破皮肤。”赵延新说,“冬天踩着冰冷的臭水,脚和手是最难受的。”
  清理过西圩子壕,两人又来到铜元局后街附近的生产渠,熟悉的老人会跟他们打招呼。这里的水来自五龙潭,干净多了,但河底都是淤泥,清理起来还是步履维艰。
  赵延新和马庆诺将漂在河面的水草往下赶,在一张铁网附近将赶下来的水草用耙子甩到路上。“水草长得快,最多的一次,不到百米的河道清理了一卡车的水草。”
  两个人搭伙也是一种缘分。1999年,赵延新来到了天桥区排水管理服务中心,拿着400块钱的月工资,做起了河道清理工。之前,赵延新在提水站工作,一干就是20年。3年前,马庆诺还是一名环卫工。“我们俩对脾气,合得来。这么大年纪了,找个合脾气的搭伙干活不容易。”马庆诺说。
  不只是搭伙。今年4月的一天,在国棉一厂门口附近的河道里,赵延新突然陷入淤泥里,脚底下也越来越软,眼看污水快没到胸部,赵延新急中生智,将捞垃圾的耙子横过来,保持平衡,马庆诺赶紧扔了根绳子过去,救了赵延新一命。
  平日里,说起3年前去世的老伴,赵延新的脸会微微有些红,“失去了半个天。”为给儿子盖房,他至今还有六七万元的欠债。说起这些,赵延新也会哭。“我告诉他,慢慢来,日子是一天天过的。”马庆诺说。
  每月,赵延新能拿到1200元工资,日子有些清苦。“钱虽不多,但干着舒心。”赵延新解释自己14年的坚持,“要是图钱,肯定不干这个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