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毛笔的半世情缘
文/图本报记者姬生辉李岩松通讯员才兴倩
  • 2013年05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龚桂芝对待每支毛笔都很用心。
  梳理原材料。
  捆扎笔头。
  修整笔尖。
  笔杆上刻字。
  带着高度老花眼镜,坐在竹椅上身体尽量前倾,捏起一撮白色羊毛,几乎贴在了眼镜片上,手中的剪刀稳稳地剪了下去……
  58岁的龚桂芝身材不高,略有些发福,作为曲阜扶兴和笔庄第五代传承人,她7岁就入了行,半个世纪的人生都投入到了毛笔的制作和推广上。在她的努力下,扶兴和毛笔不仅在国内享誉盛名,在日、韩、美等国也广有销路。
  曲阜城区神道路上,距孔庙不足百米有一条小街巷,走进巷子,踏上一段石阶,“扶兴和笔庄”的木质牌匾便映入眼帘了。30平方的店内,摆放着几百只大大小小、式样不同的毛笔,仿若进入一个毛笔的世界。
  龚桂芝正是这家笔庄的主人,“100多年前,我爷爷的爷爷创下了扶兴和,先后流转浙江、聊城等地,还在济宁太白楼下开过店,直到我父亲将店面迁至曲阜才算稳定下来。”龚桂芝说,经历百年沧桑,扶兴和能够生存下来,靠的就是一个字——精。“我们选用的羊毛都是嘉兴的青山羊毛,取毛部位、季节,甚至在羊的雌雄上都有细致的考究。”龚桂芝说,除了选料之外,扶兴和毛笔的制作工艺更是细化到八大流程百余道工序。
  “制作毛笔就像培育幼苗,要倾注自己的情感。”龚桂芝说,选料、泡料、梳毛、切毛、圆头、绑头、修笔、落款……一支看似简单的毛笔,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制作,“加班加点干一星期,最多也就制作100支毛笔。”龚桂芝说,制作毛笔首先要心静,只有不厌其烦、精益求精才能有满意之作。近年来,扶兴和毛笔以其独特制作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繁多的毛笔种类,受到书法绘画爱好者的赞誉。
  近日,扶兴和毛笔制作工艺获评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龚桂芝颇感荣幸。“扶兴和必须要传承下去,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后继有人。”让龚桂芝欣慰的是,29岁的儿子对毛笔制作非常痴迷,并且已经能够单独制作毛笔。“和毛笔结缘50年,是我的一份荣幸,更是我一生的最大收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