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化工厂退城进园
  • 2013年05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一座有42年历史的化工厂,被越来越多的居民楼和商铺包围着。一边是居民对生活环境提升的期待,一边是企业安全生产和扩大产生的需要。经过多年的纠结与煎熬,化工厂终于退城进园,目前已经开始全面拆除。
  荒地上建起的化工厂是一座城市工业起步的象征,见证了一座城市人口激增和城区扩张的历史。化工厂搬迁和拆除的背后,是市民对更优良的城市生活环境的期待。
每天都要擦灰尘
  22日,湖滨南路32号,一家品牌油漆专卖店内,解慧递给记者的名片地址栏标注了“石油化工厂斜对过”的字样。店里上百只油漆桶,解慧每天要擦拭一遍,不然就会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原因之一就是靠化工厂近,灰尘太多。
  与解慧的门店一路之隔便是德州实华化工厂,德州人习惯称之为“石油化工厂”。解慧说,一提起石油化工厂,德州人人都知道,她没有来德州做生意前,化工厂已在这儿了。
  这座化工厂始建于1971年5月。2012年5月7日,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对接央企解决了资金问题,退城进园,老工厂停摆。
  尽管一年来没有生产,但解慧对化工厂附近的环境并不满意。化工厂是停摆了,但周围铁路穿城而过、拉煤拉土的大货车很密集,绿化离开发区差得较远,灰尘仍无处不在,她擦拭的频率依旧。
  这里离人流密集的中心广场不到2公里,到新建的阳光新天地城市综合体步行即可到达。周围的小区居民楼商铺林立,靠近人来人往的陶瓷大市场,优越的位置成为附近经营家居建材的首选之地。
  42年前,这里却是另外的景象——荒地、野草和坟地。最初,石油化工厂只有8万平方米的面积,后来慢慢扩大到20万平方米。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建筑也越来越挤。如今,厂子被居民楼和商铺包围,成为并不太受周围居民待见的“庞然大物”。
昔日的荣光
  沿着湖滨南大道往南走,高耸的烟囱、巨大的冷却塔、鳞次栉比的钢结构,这座庞然大物似乎仍向世人展示着它昔日的荣光——20世纪70年代终结德州化工原料生产空白、80年代成为德州支柱企业、90年代成为德州国有企业十强。
  到2011年,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利润1207.8万元,上缴税金1300.9万元。
  用74岁的冯希连的话说,如今“他仍吃着化工厂的饭”。退休20多年,冯希连仍住在德州市新华路石油化工厂宿舍内。
  1972年,33岁的冯希连从东北调到德州石油化工厂,成为最早的一批技术人员,离他河北故城的老家相当近。
  现在,冯希连等第一代工人逐渐老去,停摆的化工厂安静地躺在那里,注定将与城市扩张后的熙熙攘攘渐行渐远。
  冯希连说,1972年进厂、1990年退休,冯希连从最初的每月50块钱到现在每月能领2000多元的退休金,而当初与坟地为邻的化工厂宿舍,也成为学校、商铺云集的闹市区。
  终于要拆了,如今仍住在老宿舍里的老职工,谁也没有减少对化工厂的那份期待——在他们有生之年,盼着化工厂新厂走得更远,老人们的退休工资还能跟着涨。

华丽转身背后
  2012年,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亿多元,利税2370多万元。在位于德城区天衢工业园的新厂内,该企业规划发展处副处长周先锋用数据例证搬迁后的新发展。
  先进的中央控制系统、高高耸立的炉塔、严格的功能分区,实华化工新园区,占地1360亩,有了新厂房,增设了新实验室,新产品开发有了更大空间。
  四年前,周先锋刚进厂时,化工厂搬迁的消息已经甚嚣尘上。根据化工企业与周围居民区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不应低于1000米的要求,化工厂早就满足不了这一要求了。
  然而,化工厂搬迁,新厂址选在哪儿、巨额搬迁资金哪里来、昂贵的生产设备怎样购进?
  经过反复论证,对接央企破解资金难题成为可能。随即,德州石油化工厂与中国化工集团合作有了实质性进展,并于2007年成为中化旗下的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德城区天衢工业园建设中国昊华总公司的盐化工生产基地。
  家住湖滨南大道一家小区的市民周云银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买了一套房,图的就是那边的环境好。周云银同时期待的不止化工厂搬迁,还有穿城而过的铁路何时退城,城区南部的居民何时能真正享受更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被压缩的工期
  5月21日那天,重庆万州人熊大元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终于从江西九江来到德州,随行的有100多名川渝籍民工。
  5月22日,众多工人紧张地忙碌着、多处水泥塔下挖掘机正在打孔、进进出出的大货车往外运送设备……
  周先锋说,去年5月7日停产后,一些动力泵、电动设备,都已经拆除转移,残余的污染物料都已清空,剩余一些利用价值不太高的设备,这次将大面积拆除转卖,这里将夷为平地。预计7月份要完成这些任务。
  以老熊以前拆迁的经验来看,如果以正常速度,拆除工作最起码得3个月,50天完成任务紧得很。之所以工期变得如此之紧,是因为万达广场即将签约入驻。
  按照市政府规划,占地400余亩的老石油化工厂原址,将被建成岔河水畔,高品质的生态居住社区,可以容纳2.6万人口。
  这里还将打通东地南大街、新建路与德兴南大道,新建公共绿地、学校、公共服务中心、社区医院以及便民商业服务等设施。而这个新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就叫万达广场。
南部蝶变开始
  化工厂拆除,只是一个开始。在德城区商务局局长张杰看来,采取外迁置换、腾龙换凤等措施,逐步将原有工业企业向外搬迁,十分实惠。
  腾出的土地,可用于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沿岔河亲水休闲服务带、城北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城中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城南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区“一带三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随着德城区南部新建小区的增多,城区南部居民子女就学压力不断加大。因为没有空置土地,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而实华化工有限公司的搬迁,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而铁路的退城,也已经列入规划,即将变成现实。
  企业外迁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到2014年,德城区服务业占比将达到68%,提供的税收将达到80%以上。
  德城区确定了36家搬迁企业的名单,计划三年内陆续搬出主城区。目前,已有4家企业搬迁完毕,有10家企业年内将完成搬迁,实华就是其中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