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比丑”式考据,把涂鸦越描越黑
  • 2013年05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法老涂鸦,在远古时代那很“文艺”;欧洲探险家涂鸦,在殖民时代也很“普通”;但今天如果再有人在神庙里涂鸦,就理应挨骂。拿着洋人、古人的类似行为给自己当下的丑行作开脱,只能更反衬出自己确实道德迷失。所以奉劝“比丑”式考据家——还是省省吧。
  中国游客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涂鸦,这事儿被国内公众热议好几天了。对事件本身来说,考虑到当事人还未成年,批评教育之后哪儿说哪儿了也就算了。不过,众声嘈杂中有种言论尤为引人注目,一些网友在网上贴出西方人在埃及神庙里所刻字迹的图片,更有旅美学者发表《刻字游不是中国人的专属丑陋》的评论,言外之意“涂鸦怎么了,你看人家洋人,还刻字呢!”
  此种言论很具迷惑性,因为它符合不少人“和尚摸得,我凭啥摸不得”的逻辑。不过,且不说遇事就向某些人眼中“无德无信”的西方人看齐实在有失“礼仪之邦”的身份,就算西方人也涂鸦,您也得看看是哪年涂的。西方那些刻字的落款一般都是18xx年、17xx年,那年头西方人“周游世界”时可不光刻个字,还火烧圆明园、贩运黑奴、屠杀印第安人呢。拿着18、19世纪殖民主义强盗的行径给21世纪的不文明行为开脱,这道德水准是不是忒低了点?
  再说,即便是19世纪的西方人,别看他们在非西方世界到处刻字、涂鸦、抢东西,一回到欧洲一个个可都人五人六地规矩着呢。你看巴黎协和广场那块方尖碑,就是从这次事发的卢克索被法国人倒腾到他们国家去的,在协和广场上一立就是近两百年,历经冰霜雨雪、风云变幻,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如果法国人有我们当今中国某些游客将“到此一游”写满八达岭长城的气魄,这尊矗立在闹市区的雕塑估计早被刻得连灰都不剩了。十九世纪的西方人其实是有公德的,只是那时他们还不懂得将这种公德应用于西方以外的地方。这和在国内就不规矩、跑到国外依然本性难移的某些国人有本质区别。有好的不学,非得跟人家最差标准看齐,实在不知道是啥心态。
  其实,西方人也不是生来就讲公德。据史料记载,巴黎的市民直到12世纪还有每天清早往大街上直接倾倒垃圾的习惯。掺和着排泄物的垃圾堆散发出漫天的臭气,法国国王就算呆在自己的宫殿里也不敢开窗户。直到闹了几次黑死病之后,欧洲人才逐渐有了公共卫生意识。这就像我们经历非典之后,对随地吐痰的厌恶感一下子升了好几个档次一样。公共道德这东西是个历史概念,是人类在历史的教训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后来者理所当然地应该多遵守一些规矩,“和尚摸得,我也摸得”的逻辑在这儿不适用。
  回头再说说卢克索神庙,其实这座神庙建成之初根本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多的壁画,是很多埃及法老在位期间为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而刻上去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拉美西斯二世。严格说来,其实法老们的这种行为也是一种“涂鸦”,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雕工精良,这些涂鸦非但不是不文明行为,反而是文明的代表。
  法老涂鸦,在远古时代那很“文艺”;欧洲探险家涂鸦,在殖民时代也很“普通”;但今天如果再有人在神庙里涂鸦,就理应挨骂。同一事件,何以三个标准?因为世道变了,公德的标准也在进化。拿着洋人、古人的类似行为给自己当下的丑行开脱,只能更反衬出自己确实道德迷失。所以奉劝“比丑”式考据家们,还是省省吧,免得把本来容易擦干净的涂鸦越描越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