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考热难退烧,“制度公平”不是主因
  • 2013年05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不少人参加公考,主要是感觉这项工作“性价比高”。如果公务员只是一个普通职业,与特权、享受、清闲、“铁饭碗”这些词完全沾不上边,相信“公考热”自然会降温。
  □本报评论员 赵丽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杨士秋在接受采访时,对“公考热”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首先一个原因是公务员报考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为各方面人才提供了平等竞争机会,操作公开透明,大家都相信和支持这个制度。此外,统一集中报考使人员集中,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等也造成“公考热”的出现。
  1993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公务员暂行条例》,把考试录用的制度规定了下来。历经发展,考录现已成为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最主要入口。如杨士秋所言,大量的年轻人参加公考,首先是对这一制度的公平性有信心,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打消疑虑和创造动力毕竟还不一样。应该看到,不少人参加公考,主要是感觉这项工作“性价比高”。至于怎么个“高”法,大家的看法无非有几大类:有的人受“官本位”观念影响,把公务员看成是“治人”的权力拥有者;有的人则是将公务员身份看做旱涝保收、福利待遇高的“铁饭碗”;还有人甚至是奔着“灰色收入”去的。
  如果公务员只是一个普通职业,与特权、享受、清闲、“铁饭碗”这些词完全沾不上边,相信“公考热”自然会降温。不过,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目前的公务员制度还存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用人成本高但效率低等弊端,那些有“吸引力”的好处确实还有继续存在的空间,这也是出现“公考热”的重要原因。
  其实,根据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公务员并非“终身制”,而是有退出渠道的,但由于考核虚化,退出机制常常形同虚设。尤其明显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庸懒散”只影响升迁,不会影响饭碗,一些公务员逐渐放松了自我要求,习惯于“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的工作状态。
  这样“舒服”的生活,严重降低了行政效率,影响了公务员队伍的活力。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从2007年开始,深圳首先试点公务员聘任制,目前这项改革已经在国内一些省市推开。较之委任制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有一突出特点,即将“终身制”变成“合同制”,如果干不好或没有职位需求,就可能被解聘。但是,根据现有报道,怎么算不称职、由谁来评定等关键问题仍有待解答。
  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已经起步,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毕竟,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天,公务员这一行业真正回归其“应然”的状态,去挤“公考”独木桥的人将理性得多,这对实现选贤任能的初衷也是好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