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孩子的不当需求,大多数家长粗暴拒绝了事
拒绝孩子,也要讲出理由
本报记者张跃峰
  • 2013年05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连日来,本报报道的“聊城一母亲写给儿子的信”引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在让不少父母深思的同时,带给读者的冲击力也在不断扩大。其中,离异母亲拒绝了儿子充游戏币、买游戏高配电脑等不当要求,让不少家长感同身受。在28日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孩子的不当需求时时存在,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家长仅是粗暴拒绝了事,很少讲出“所以然”。
  多数家长粗暴拒绝孩子的不当需求
  “你要充游戏币,要买高配电脑,要买最新款的四五千块钱的手机,要买阿迪、耐克、psp,要请同学去肯德基甚至下馆子,要给女孩买几十本一套的漫画书……这些要求,我以前不答应,现在不会答应,以后也绝不会答应。”这是在本报27日的报道中,母亲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提到的内容。
  其实,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遇到孩子提出一些不当需求,甚至是无理的要求。28日上午,记者在振兴路小学、建设路小学、光明小学一些接送孩子的家长中随机调查发现,受访的30多位学生家长,无一例外地表示孩子肯定会提出一些不当需求。遇到这种情况,大多人都是直接拒绝,如果禁不住孩子哭闹一心软,则会无可奈何地满足孩子。
  据建设路小学一位吴姓学生家长介绍,上个周末带孩子串亲戚时,儿子见亲戚家的孩子有个遥控飞机,当场就吵着给他也买一架。据亲戚介绍,这种遥控飞机是旅游时在外地买的,聊城根本就没有卖的。而他儿子听说后连哭带闹,当天晚上回到家还不肯吃饭,气得吴先生打了儿子一顿了事。
  “铅笔盒、点读机、名牌书包、平板电脑……”学生家长介绍,孩子的不当需求大多是攀比心理所致,也有的是为了方便玩乐。只要发现这些不当需求不利于学习,除了孩子过生日或取得好成绩后进行奖励,家长们一般都不会答应。
多跟孩子平等交流,家长可以轻松说拒绝
  跟孩子不好交流,这是绝大多数家长的感受,所以面对孩子的不当需求,只好居高临下地以大人的身份强行拒绝。对此,家住城区阿尔卡迪亚小区的市民孙荣不这么认为,她与12岁的女儿更像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孩子有啥话、遇到啥事,无论开心或不开心都会跟我说,让我跟着出谋划策。”
  孙荣介绍,虽然女儿比较懂事,有时也会提出一些不当需求,遇到这种情况时她自然也不能悉数满足。解决的办法还是得益于她们母女俩无话不说。遇到这种情况,她都先给孩子分析不当需求满足后究竟有没有好处,然后让孩子自己判断,进而主动放弃。
  “关键还是孩子得信任家长。”孙荣分析,像她女儿这种年龄的孩子,现在正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安全感、平等感,而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经常对孩子吆五喝六,久而久之带给孩子的伤害甚至可能伴随其一生。
  孙荣说,其实她对教育孩子也不是很在行,刚有孩子那几年也很犯愁,经常跟一些家长交流,还订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料。后来,经过几年时间的慢慢摸索,发现与女儿打交道其实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难,其实合情合理地拒绝孩子真的不难。“只要我们能放下家长的架子,日常生活中注意多理解、尊重孩子,孩子自然也会跟我们讲道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