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64年前被解放军战士送给了淄博老乡……
解放前被寄养,花甲翁寻父母
  • 2013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武守敏拿出了一张纸,上面写着自己这几年查到的1949年前后在山东参加解放战斗的解放军部队名称。  本报记者 王兴飞 摄
    本报记者 王兴飞
  5月29日,来自湖北的64岁老人武守敏来到本报求助,64年前,当解放淄博的战役正在进行时,一位解放军战士将出生不久的他送到了张店一户人家收养。64年过去,只在山东待了很短一段时间的他,近日再回到山东,他说:“我来山东是希望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和亲人,找到自己的根。”

  64年一直“漂”在外
  29日上午,64岁的武守敏来到本报编辑部,他告诉记者,来山东是为了寻找自己的根。武守敏翻开自己的户口本,籍贯一栏上打印着“山东淄博”几个字。老人说虽然他在淄博生活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但他从骨子里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淄博人。
  “解放前,我随养父母出国到了韩国,朝鲜战争后全家又去了朝鲜。”武守敏说,在国外,他生活了16个年头。“回国是在东北,养母去世后人就葬在东北,后来我和养父来到了湖北孝感,长大后我成了一家国企的工人。”老人说如今他已退休好几年,已当了爷爷。武守敏原以为日子就这样安安稳稳地过下去了,没想到几年前一次经历让他决定重回山东寻根。
  “1989年,我的养父去世,十年后我带着他的骨灰到东北和养母合葬,在东北的五叔一家才和我说起了我的身世,他们说我是解放军送到家里抚养的。”武守敏说,知道这个消息后,他心中就有了一个结,时间越长,结就越大。
老了决定回老家找“根”
  武守敏说,五叔一家人曾详细告诉他当时收养的情形,但知道得越多,他就越担心。“如果我的亲生父母是军人,也许他们已经牺牲在战场上了。”
  以后的几年时间里,武守敏开始埋头查阅在山东参战的解放军部队。在武守敏向记者出示的一张A4纸上,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解放山东时期的各部队编号名称。部队写满了、心结也更大了,在老伴陪伴下,武守敏踏上了寻根之路。
  “也许他们也在找我,亲生父母也许年纪大了,看不到报道,但家人看到了也会告诉他们。”武守敏紧张地说着自己踏上寻根路的理由,他说希望也许不大,但不来寻根那就没有任何希望了。踏上山东这片土地,对武守敏来说,还是从朝鲜回国后的第一次。
  “当年是把我送给了张店老火车站对面200米远的一家四合院的主人收养,四合院门前的路叫五马路。”武守敏说,这是他所知道的所有信息。
  亲生父母你们还在世吗?亲人们你们是不是也在找失散的孩子?武守敏希望知情人能拨打本报96706热线提供信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