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角力“双反”,中方需决心和耐心
  • 2013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对6月6日欧盟对华光伏“双反”征税案具有法律效力的投票结果不应抱以太大希望。关键是年底的终裁,打贸易战对双方均无好处,总会达成妥协。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丁纯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最近,有关中欧贸易摩擦的相关报道持续升温,在风暴中心的布鲁塞尔,欧委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征税案的预投票24日进行,结果是德国、英国和瑞典等14国表示反对,出乎此前志在必得的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所料,因此,其势必加紧游说相关国家,意在具有决定性的6月6日的投票中,尤其是近年底的终裁中能获得大多数成员国的赞同,永久性地对我出口欧盟的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或赢得较高的谈判筹码。那么,目前这一变化是如何取得的?此案可能的进展如何?笔者认为:
  首先,中国政府对此案的对策和应对力度到位,尤其是李克强总理首访瑞士、德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从访欧国家的选择就可以看出端倪,李克强欧洲之行没有去欧盟的布鲁塞尔,而是先去了在欧洲最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基本完成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的瑞士,继而又到与中国具有特殊战略伙伴关系、我们在欧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最重要的成员国德国访问,反复阐明我们高度重视欧盟对中国光伏和无线电通信产品“双反案”的态度,劝告欧盟勿做损人不利己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否则,我们不会坐视不管,而贸易战的结果不会有赢家。
  其次,在对华“双反案”上,欧委会和不同的成员国间存在着较大分歧。以贸易委员德古赫特为首的欧委会希望通过步美国后尘,先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47.6%的高额惩罚性关税,进而通过对无线电通讯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展开制裁,一定程度阻止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大规模进军欧盟市场,为困境中的欧洲企业竖起保护墙,为欧债危机中影响力日渐式微的欧委会和个人重新赢得些许声望,也为最终达成妥协时提高对中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政府采购等的要价埋下伏笔。而以德国为首的不少成员国,不愿就此开罪中国,展开中欧全面贸易战,而伤及自身的利益,从而主张磋商解决。深陷危机无所适从的法国、意大利等则不思进取,试图转移公众视线和国内矛盾。
  最后,我们对6月6日欧盟对华光伏“双反”征税案具有法律效力的投票结果不应抱以太大希望。因为根据欧盟的相关工作规则和程序,届时,即便遭遇相当数量成员国反对,欧委会还是可以启动临时性惩罚征税,这可从德国默克尔总理在中德总理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强调要避免出现永久性惩罚举措的回答中可得端倪,我们也不能指望德古赫特会幡然悔悟。关键是年底的终裁,打贸易战对双方均无好处,总会达成妥协,谁赢谁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盟成员国的立场和态度,取决于我们政府审时度势的正确判断、果敢应对的决心和反复博弈的耐心,取决于专业谈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谈判技巧,取决于我国企业家对市场把握和应变求新能力、百折不挠的经营理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