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新双语办首届校园游戏节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 2013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29日,在高新双语学校,不少学生正在操场上参加游戏节的活动。本报记者 吴凡 摄影报道
本报记者 秦国玲 
  玩是孩子的天性,说起“那些年,我们一起玩的游戏”,不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都有许多难忘的回忆。可说起当下的孩子,大人们却有很多感叹:“现在的孩子不会玩!”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高新双语学校举行首届校园游戏节,为期一周的“游戏相伴幸福童年”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课本中学不到的内容和知识,学会享受快乐。  
  游戏节教孩子们如何玩
  29日下午,高新双语学校的操场,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一千多名孩子,过起了属于自己的游戏节。在今年的第一届游戏节上,学生们专门划定了不同的区域,参加了20个游戏项目。 
  1分钟的时间将一个魔方转得眼花缭乱,当他手指停下时,魔方已经完好如初,这就是“魔方达人”二年级学生刘启明,他挑战完之后又去参加下一个游戏了。刘启明兴奋地告诉记者:“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以后我们玩的时间能更多就好了!”记者发现,在游戏节上,同学们蹦啊、跳啊,开心的笑声传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游戏节共设了7大区域20多个定点项目,包括语言、科学、文艺、智力、运动、猜谜等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能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愉悦地锻炼身体,还能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会理解、包容、沟通与合作。”学校德育处主任陈红梅介绍,“很多游戏都是孩子们提供的,很多游戏老师也是第一次见,比如泡泡魔术、会转弯的飞机。
会玩甚至比学习都重要
  我们那时候跳格子、跳绳,踢键子;我们那时候一群小朋友捉迷藏,一起在院子里疯玩……在众多家长童年的记忆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是玩。  
  而现在,“爱玩的孩子现在不会玩”成了不少老师头疼的事,那些曾经风靡多年的经典老游戏为啥没有了踪影?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学生课余都玩些什么游戏。“愤怒的小鸟、切水果、CS等。”孩子们脱口而出。“到一个地方,他们第一看看有没有电脑,接着看有没有电视,如果电视也没有,就拿着手机在玩……”这是几位80后家长共同的感受。
  高新双语学校校长袁月娥更是对“孩子们不会玩”深有感触。女儿升入大学后告诉她,很多人在大学校园里迷失了生活的目标,不知道干什么,很多人不会玩,除了参加社团,只是在宿舍打游戏看小说。 
  “孩子是要在游戏中成长的。学习之外,应该给孩子玩的时间。一个真正健康的孩子,应该学得踏实、玩得尽兴。”从事教育20多年的袁月娥说,在玩耍过程中,孩子会试着用已知的知识去解释问题,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用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会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学校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孩子们投入健康、有意义的游戏中去,让他们尽情地玩耍,快乐地成长。会玩,对于孩子来说,甚至比学习更重要。 
用闲暇教育
提升孩子的自主性

  在高新双语学校,从去年开始重视“闲暇教育”,就是为了教会孩子自主安排时间的能力。为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班主任提前半月就征集和调查同学们热衷的游戏。而孩子们自己设计游戏节内容之后,报上来的游戏项目有50多项。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制作展板,并且制定游戏规则。
  “很多游戏很受孩子们喜爱,还可以承载更多的教育元素,如何使他们在玩中有所学、有所得,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袁月娥认为,除了注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学会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外,还要考虑游戏的普及性。最终选拔的每个游戏都有身体素质和德育两方面的目标要求。如“泡泡魔术”除了要有力量,还要懂得动脑筋,讲求同学之间的协作配合。  
  “孩子不会玩,是一个社会现象。应试教育、升学就业压力、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长的过度担心、学校出于安全管理的限制,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现实问题。”潍坊市中小学生成长导航站曲振国教授认为,“会玩的,往往会学习。以我的观察,凡是会玩的学生,成绩一般都不差,那些努力学习、不怎么玩的学生,可能会做到功课门门拔尖,但朋友很少,进入社会后反不如会玩的同学能适应。玩什么固然重要,但真谛还在于培养孩子们达到一种玩的境界,即学会轻松愉悦地面对一切,学会带着这种心境做任何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