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科班8名女生,仅两人找到工作
求职屡“碰壁”,理工科女生无奈转行寻出路
  • 2013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5月29日讯(记者 李珍梅) 一个工科班共8名女生,但临近毕业只有两个人找到工作。以所谓“工作需求”的理由,一些企业宁要“赖男”不要“好女”,理工科女生求职难上难。不少专业成绩不错的理工科女无奈转行,目光瞄准销售、行政等岗位。
  29日上午,市妇联联合市人社局举办的青岛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在海尔路人才市场举行,面向应届女大学毕业生,160多家单位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有文秘、企业管理、人力资源、销售营销等。
  上午9点30分,海尔路人才市场二楼大厅就挤满了求职者。青岛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大四毕业生小宋,转了两圈还没有看到合意的岗位。小宋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一般是做编程或者机械维修,但从目前找工作情况来看,困难比较大。“很多企业说因为工作性质原因,更倾向要男生。”小宋的班里共有30多名学生,其中有8名女生。目前男生的工作基本都有着落,但女生中只有两人签约。
  “我想干自己的专业,我觉得第一份工作对今后的职业规划非常重要。”但还有1个月就要离校了,小宋也有点着急。
  采访中,多数理工科女生都“诉苦”称自己是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因为没有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有的工科女生无奈转行,目光投向了销售、行政等岗位。山东科技大学大四女生小刘学的是工程力学专业,她向销售类岗位投出了5份简历。“我这个专业多是去工地上干活,用人单位多要男生。我就干脆不干本专业。”小刘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用人单位不得对毕业生设置性别、年龄、户籍等限制条件,但一些企业却很挠头。“有些工作吧,就是比较适合男生去干,比如野外作业、工作强度大的,并非我们主观上‘歧视’。”一家招聘单位的人事部负责人说,他倒是建议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时就应考虑性别因素,调整好男女生的比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