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病人伤未好 却被劝出院
齐鲁医院桓台分院再被投诉本报记者樊伟宏
  • 2013年05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王勇在医院“偷做”的肌电图和在其他市属医院的诊断报告单。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自本报报道了齐鲁医院桓台分院买了药才给病历和化验单以及对患者在就医环节存在的疑问拒不答复的事情后,不少市民都打来电话表示,该医院的做法不恰当,更有一位市民拨打本报卫生监督热线,反映在该医院就医时,遇到了“霸王行为”。
施工中意外受伤 被送进桓台分院
  29日,桓台的王勇(化名)给本报打来热线称,自己在齐鲁医院桓台分院住院期间,伤势未被完全治好,医院却以其病情已康复为由,劝其出院;最后更是在未与其商量的情况下,擅自给王先生停了药。无奈之下,王先生只能拄着双拐出了院。“直到现在,我的左腿还会不时疼痛,行动不便,这怎么能叫治好呢?”说起这些,王勇感到非常气愤。
  王勇是一名普通农民工,平时在桓台劳务市场以干建筑活谋生。2012年4月的一天,一家保温材料厂来招工,让王勇及其他三人去工厂砌两个地下池。然而施工过程中,地下池突然发生塌方,王勇因正好在池底干活,被砸了个正着,除头部外,全身都被埋在了里面。
  随后,王勇被工友扒出并送到了齐鲁医院桓台分院就诊。经抢救,王勇虽然保住了性命,但骨盆、十几处肋骨骨折,肾脏被切除了一部分,左腿动脉血管断裂,伤势严重,工厂领导表示将承担王勇的治疗费用。
一个半月后伤情未愈 医院却劝其出院
  捡回了一条命的王勇被安排在齐鲁医院桓台分院的住院部6楼进行治疗。“刚开始治疗的时候都挺好的,身体也在渐渐康复,工厂也定时去医院缴纳治疗费,我就安心养病。”王勇告诉记者。
  但过了大约一个半月后,医院医生突然找到王勇说,他的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可以出院了,回家好好休养就可以完全恢复。“当时我觉得挺纳闷的,因为那时候左腿等部位还是很疼、麻木,活动也不灵便,这怎么就是好的差不多了呢?而且当时他们也没有给我一个很确切的解释,所以当时我就没有同意出院。”王勇说到。
  随后,医院就把王勇转到了13楼的康复科进行住院康复治疗。“虽然转了科室,但当时我也没有太在意,就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了康复治疗。”王勇说。
住院期间被停药,无奈之下拄双拐出院
  本以为终于可以安心治疗了,谁知又过了一个多月,医院竟在没有通知王勇的情况下,突然停止了对他的治疗。“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找到医生询问,医生告诉我是因为治疗费不够了,并且说我已经可以出院,但当时我的左腿依然疼痛、麻木,反应也不行。医院怎么可以不和病人商量就擅自突然停药呢?难道治疗费不够就不管病人的死活,不给病人医治了吗?他们就这么不把老百姓的命当回事吗?”提起这些,王勇感觉非常气愤。
  最后,王勇无奈之下,只能拄着双拐出了院。从王勇提供的住院病历中记者看到,他共住院94天,花费了9万多元钱。
  “其实在医院给我停药后,我曾在医院熟悉医生的帮助下,偷偷做了一个肌电图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医生告诉我还需住院治疗,但结果医院却说我好了,急着催我出院。”王勇说。
再到两家医院求诊 均诊断为需住院治疗
  为了验证齐鲁医院桓台分院的说法是否准确,王勇出院后又先后到淄博市两所市属医院进行检查,两所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都是王勇“左腿部分部位神经有不同程度神经源性损害,并有部位神经呈神经源性根性病变,需住院继续治疗。”
  “当时在其他医院检查完后,都建议我住院观察治疗,但是我实在是没有足够的钱了,所以也没去,不过这起码证明齐鲁医院桓台分院说我已经康复了的说法是错的,是在蒙人。”王勇说。
  据王勇介绍,下一步,他正在考虑是否对此起诉该医院,他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
  对于王先生反映的此事,本报将继续追踪。
□相关链接
医院拒绝回应 市民表示不解
  本报5月29日讯(记者 樊伟宏) 连日来,有关齐鲁医院桓台分院“买了药才给病历和化验单”、“对患者在就医中存在的质疑不予搭理”等“霸王行为”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不少市民都打来电话,对该医院的行为表示异议和反对,并希望医院能及早对此做出正面回应。
  此间,市民投诉的“病未看好,却被该院医生劝出院”一事,更是让人感到失望与气愤。明明是腿部尚疼痛麻木,无法下地正常行走,却被告知“已经康复”;在未与病人进行任何协商的情况下,医院便擅自给病人停药、停止治疗;病人心存疑虑,咨询医生为何病未好,便被劝出院,却被告知竟是“治疗费不够了”……
  对于齐鲁医院桓台分院的行为,记者分别向市卫生局和桓台县卫生局进行咨询,市卫生局医务科科长邹宗强表示,像报道中“买了药才给病历和化验单”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卫生部门会尽快督促医院做出回应,对医务人员的不规范行为,他们会进一步作出调查处理。但对于该院至今没有给回应,不少市民得知后纷纷表示不解,认为齐鲁医院桓台分院对市民遇到的问题熟视无睹的行为,以及不主动回应的态度违背了起码的职业道德。
本报开通医疗 卫生监督热线
  本报5月29日讯(记者 樊伟宏) 您在医疗机构就医时遇上过违规问题吗?您曾陷入过“看病难、看病贵”的窘境吗?您曾经碰到过黑诊所、非法行医等不法情况吗?本报即日起开通医疗卫生监督热线,如果您在医疗卫生方面遇到了问题,合法权益受到侵犯,都可以拨打本报热线反映,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切实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本报开通医疗卫生监督热线,不管您在就医时遇到了违规问题,还是在生活中碰到了不法行医情况,都可以拨打电话2272168,15253382815进行反映。       本报记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