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乘车出行 安全“十步走”
  • 2013年05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行车安全已是老生常谈,但当您的宝贝乘车时,您做的防护措施周密吗?“六一”临近,关于孩子安全的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当然更要关注儿童乘车安全,保护好您的宝贝,并且在开车时避免有可能危害到儿童的驾车行为。本期汽车专刊综合业内人士意见,为您列出儿童乘车时涉及到的10个安全问题,帮您做到“十全十美”。
上路前先检查车辆
  ◥案例
  2012年12月18日,天津市民张某在送孩子上学时没有进行车况检查,出门刚行至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时,张某的车子刹车失灵,一头撞到了路旁的电线杆上。
  ◥实施方案
  也许你急于赶时间去送孩子上学,也许你自以为对爱车很熟悉,但养成行车前例行检查的好习惯,对于驾驶者和乘车的孩子都是一件大好事。
  “启动车辆后,先要观察一下仪表盘,看看汽车的工作状况是否正常,如水温表和水箱液面报警灯、发动机故障灯、刹车报警灯等。”汽修专家建议,上车后,司机应调节好后视镜的位置,尤其是刚拿照的新手,要习惯调整后视镜的角度。
  除此之外,还要检查一遍车辆轮胎的外表、气压及紧固情况。此外,带儿童坐车时,上车后一定要先锁车门,后排如果乘坐儿童,还要注意锁上儿童锁,防止发生意外。

小心饰品变“凶器”
  ◥案例
  2012年6月5日,浙江市民郭某在开车等红灯时,一束阳光正好照到其挂在车内的金属平安符上,反射光随即晃到了他的眼睛。还没等他睁开眼,车子已经与前面的车追尾了,坐在后排的两名儿童不同程度受伤。
  ◥实施方案
  有孩子的家长喜欢在车内放置一些毛绒玩具、吊坠挂件和其他的精美饰品。但专家提醒,恰恰是不经意的“装饰”,可能给乘车的儿童带来安全隐患。
  另外,前挡风玻璃上不要放置装饰品,这些东西在干扰驾驶员注意力的同时也会给车上的儿童造成伤害;车内后视镜上不要悬挂、放置装饰品,长时间在这种状态下驾车,会增加司机的视觉疲劳程度;也不要在车后窗放置装饰物和物品,这不仅会影响司机观察车后路况,特别是倒车的时候容易发生事故。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安全气囊附近不要放置硬质物品。在气囊爆炸时,这些东西的破坏力非常惊人,会对无法躲避的孩子造成致命伤害。
开启儿童锁
  ◥案例
  2012年5月11日,温州市某街道,何先生接女儿回家,没想到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孩子自己开了车门,掉了下去。
  ◥实施方案
  这个案例中,具体细节是何先生虽然锁了后座的儿童锁,但是孩子爬到了前排座,打开了车门,最后掉到了马路上。不少市民都反映,带自己孩子外出时,孩子有时候会自己试着开关车门。“孩子力量小,如果养成乱开关车门的习惯,可能会出现被车门夹伤挤伤的情况。”
  对于儿童乘客,正确的方法是家长要在确认周围安全的情况下亲自为孩子打开车门。家长一定要注意锁好儿童锁,同时为儿童灌输不要乱开车门的概念。此外,家长在为儿童开门时,别轻易开后排左车门上车,因为左车门一般是朝着车流的方向,从右车门上下时,车离路肩要30厘米内。
使用儿童座椅
  ◥案例
  去年12月份,太原市民胡女士在外出时,让自己5岁的儿子坐在了副驾驶座上,没想到在一次急刹车的过程中,孩子的身体前倾,额头碰在了车前方的操作台上。
  ◥实施方案
  有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李师傅表示,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紧急刹车时,会快速撞向前方,甚至导致重伤或死亡。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儿童乘车要在家长或其他成年人的陪同下在后排乘坐,不能坐副驾驶位或独自在后排乘坐,同时为孩子准备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非常必要。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是专门为婴幼儿和儿童乘车设计的,便于安装又有良好的安全保障。

纠正孩子危险坐姿
  ◥案例
  高速行驶的一辆轿车上,一名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男童将上半身伸出车外,时而迎面吹风,时而手舞足蹈,而他的父亲则边开车边打电话,对男童的行为不闻不问,这是去年8月31日,发生在杭州市某街道的惊险一幕。过往的车辆纷纷提醒开车者,最终孩子的父亲意识到了危险,才把孩子叫回车里坐好。路过的司机陈先生表示,“小孩子坐在副驾驶座上,又不系安全带,一旦追尾,搞不好就会头破血流,甚至会从车窗射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实施方案
  儿童大都比较活泼好动,在乘车时不会规规矩矩地坐着,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和姿势,有的家长会及时纠正,但有的家长,会疏忽大意甚至不以为然,很多事故就是在这个时候造成的。所以在孩子乘车时规范他们的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乘车有几个典型的错误姿势:把脑袋或者手脚伸出车窗外;在座椅上跷二郎腿;躺在后排或者把脚放在中控台上,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姿势。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乘车更舒适,将座椅靠背几乎放平,殊不知,这种做法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发生碰撞情况下孩子容易脱离安全带束缚。
  儿童乘车,应保持正确的坐姿,家长要规范儿童的不良习惯,特别是不要将头、手臂探出天窗或伸出窗外。

不满12岁别坐副驾驶
  ◥案例
  2012年4月18日,王某在海口驾驶小轿车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与一辆小型货车相撞,王某的小轿车前保险杠碰撞到货车的右后轮,王某不满10岁的儿子因未系安全带受伤死亡。
  ◥实施方案
  专家表示,不系安全带是一个很普遍的认识误区,即使在低速状态下,一旦遭遇危险,瞬间产生的冲击力也是很强大的。因此,培养良好的乘车习惯,学会如何帮助儿童使用安全带,是家长不得不学的重要一课。“儿童如何使用安全带、使用怎样的安全装置并没有特别的规定。”销售顾问王兴元表示,一般而言,0至1岁的婴幼儿,应使用婴儿用卧床,1至4岁的幼童,可使用幼童用座椅,4至12岁的小孩,乘车时得系上安全带,如果因为儿童身高不足,安全带会勒到脖子的话,则要配合加装儿童用座椅。
  对于10-12岁的孩子,最好还是坐在车辆的后排。1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乘坐副驾驶,但要系上安全带。正确的安全带系法是:跨过儿童的肩膀,斜对角贴胸而过,如果儿童身高不足,可配合使用增高坐垫抬高身体。

坐车别给 儿童吃东西
  ◥案例
  2013年3月14日,武汉市民陈某带着妻子孩子去旅游,孩子和妻子坐在后排座位上。即将到达目的地时,陈某的妻子拿出一袋零食给孩子吃,谁知一个急刹车,一颗果冻卡在了孩子嗓子里。
  ◥实施方案
  儿童的食道窄,下咽动作没有成人利索,而且容易将一些食物颗粒吸入气管,所以吃东西要特别注意。尤其在乘车时,不要让孩子食用果冻、糖果、小饼干等碎小的零食,如果误吸入气管会导致窒息甚至会危及生命。
  此外,玩具也不能乱放置,车内应只给孩子提供毛绒类玩具。
遇紧急情况 早作反应
  ◥案例
  刘先生经常教他的女儿贝贝要注意马路安全,所以贝贝对于汽车的车灯和喇叭声很注意。实际上,家长们都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看车灯听喇叭,了解这些知识能让他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作出反应,减少危害发生。
  ◥实施方案
  对于成人来说,汽车车灯闪烁以及喇叭鸣响,可以代表很多意思。运管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比较基础的车灯闪烁意思,包括和其他车打招呼,对其他车表示不满等,还有的比如阶段性亮刹车灯表示安全距离警告等,这些都有助于司机判断行车环境。
  工作人员表示,在车水马龙的路上,车辆就是靠灯和喇叭传递信号,无论是孩子走在马路上还是乘坐在车里,了解一些灯光知识都有好处。

别让孩子在车旁逗留
  ◥案例
  2011年12月17日,宁波的杨先生开车带着1岁多的女儿办事。车子停下来后,他抱着女儿下车,刚要离开却发现车子没有停好,放下女儿重新上车,想再倒一次。可他全然忘了女儿还在车后,松开刹车时车子猛地震了一下,等他下车查看时,女儿已经倒在了车轮下。
  ◥实施方案
  “儿童与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至少要在两米以上”,资深技师表示,孩子对危险情况的判断和反应能力都不如成年人,因此,一定要时刻注意儿童与汽车的安全距离。
  专家建议,作为家长,要尽量保证孩子的游戏场所是空旷和视野开阔的地方,并且是与行驶的车辆分隔开来的区域。
  车主还应注意驾驶“盲区”,是指驾驶人驾驶机动车时视线产生的死角和意识不到的地方。常见的驾驶盲区有:车头盲区,车辆尾部盲区,驾驶位置左、右后侧45度盲区,视觉盲区。

孩子困在车中莫惊慌
  ◥案例
  可能不少家长都遇到过孩子困在车中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惊慌,要及时报警求救。此外,要给孩子讲一些安全知识。比如太原的曲女士,去年一次不小心将睡着的孩子落在车中去办事,孩子醒来之后用后排包里的电话,给自己的爸爸打电话,这才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实施方案
  绝不要将孩子留在车内无人照看,不管车窗是否敞开。同时养成在锁门和走开之前,查看车内(前后座)的习惯。尽量不使用深色太阳膜。在很多案例中,因为车使用了有色玻璃,致使被困儿童不易被车外人发现。此外,停车开启空调时最好切换到外循环功能。
  万一孩子被反锁在车里,应及时报警求救。平时应加强安全教育,教孩子自己从车内降下车窗,或者想办法找工具砸开车窗玻璃,还有如何让车外的人发现自己被锁在车内了。
(宗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