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只是想给你一个完整的家
——一位义工妈妈写给“女儿”的日记(下)
  • 2013年06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图片均为张艾欣的日记。
本报记者 马云云 孙淑玉
  撒一个谎,得用更多个谎来圆。
  刚刚相认时,张艾欣不敢把小嫣带回家,因为爷爷奶奶曾告诉过小嫣,她有一个亲姐姐,但张艾欣的孩子是个男孩,“对不上啊!”
  所以张艾欣对10岁的儿子林昭正说:如果有一天你见到妹妹小嫣,不许当着她的面喊“妈妈”,要喊“阿姨”。
  但张艾欣自己有时候也会“出纰漏”。5月18日,她带着小嫣坐在公交车上,和熟人聊天,说起孩子学习,她想说说林昭正,突然来了一句“俺儿子”,说完后发现不对,立马改口说“他儿子”。
“对不起,妈妈不是故意的”
  每个周六,是小嫣最开心的日子。妈妈和她约定,每周六都来接她出去玩。妈妈说,来烟台一趟很不方便,小嫣平时要乖乖上学,等妈妈周六过来。妈妈会带她上舞蹈班,再回家给她做饭。
  4月27日,周六,按“五一”放假安排,这天应该正常上学。上课铃声马上响了,可班主任唐老师发现,小嫣的座位还空着。
  此时的小嫣正在家里等着妈妈,等待赴约。虽然在这之前,张艾欣已经告诉她这个周末有事儿,不能来了,但小嫣还是心存希望。只要门口一有动静,她就跑到门口张望。
  可直到老师来了电话,她也没等到妈妈。
  奶奶赶紧把她送去学校。“是不是在家等妈妈了?”唐老师问,小嫣不吱声,低着头直掉眼泪。
  “我很后悔,当天应该再给她打个电话的。”张艾欣为此事内疚了很久。
  只有极少数时候,张艾欣会对小嫣发火。
  3月30日,小嫣低着头写作业,看到几个汉字不会标拼音,但她不吱声,把铅笔抵在嘴边,自己“嗯嗯”着。
  “不会写就开口问!”这大概是张艾欣极少数对小嫣提高声音说话的时候。
  小嫣憋了一会儿,还是想不出答案,仍旧低着头自己“嗯嗯”。
  “你不问我是不会教你的!”小嫣急得吧嗒吧嗒掉眼泪,只得抬头问:“妈妈,这个拼音怎么写?”
  “我要让她学会不懂就问。”张艾欣说,刚上学那会儿,小嫣也爱问的。“奶奶,这个字怎么念?”她在院子里喊,可爷爷奶奶不识字。“别问我,问我也不知道!”奶奶也冲她喊开了。
  慢慢地,小嫣再也不问了,遇到难题就自己嘟囔。学习上,爷爷奶奶帮不上忙,小嫣的成绩很快被其他小朋友甩开,这让她更不爱说话了。
  这天,张艾欣罚小嫣写了十遍拼音,但她心里也不是个滋味,晚上她在日记中写道:“小嫣,对不起,妈妈不是故意的。希望你学习好、品德好,不让任何人失望。”
儿子喊了一声“阿姨”
  虽然挨了妈妈的训,但这个8岁女孩的脸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笑容。
  “我还能给她什么?”张艾欣常常这样问自己。她感觉,自己越来越不满足了,她要给小嫣更多的爱,一个完整的家。
  在相处了两个月后,张艾欣最终决定把小嫣领回家。
  “孩子管我叫什么?叔叔?爸爸?还是别的?”林云雷问妻子。
  张艾欣想了想:“叫爸爸吧。”
  5月25日,小区楼下,小嫣拉着张艾欣的手,迎面跑来一个单眼皮男孩。见到她们,男孩顿了顿,开口喊了声“阿姨”,接着问:“你把妹妹带来啦?”
  男孩就是林昭正,张艾欣让小嫣喊哥哥。“哥哥。”小嫣轻轻喊了声,有点不好意思。
  两个孩子在小区里你追我赶,哥哥带着妹妹荡秋千。
  不一会儿,林云雷下班,走过来。
  “叫爸爸。”张艾欣提醒。
  “爸爸。”刚跟哥哥混熟的小嫣,这下子又害羞起来。
  林云雷把小嫣抱起来,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两口,“在下面玩一会儿,玩累了上楼看动画片。”小嫣冲着新爸爸笑了笑,露出还没长齐的小白牙。
  这是小嫣第一次进这个家,比自己平时住的地方不知好上多少倍。阳台上的鸟笼里,两只鹦鹉走走停停,还有只叫“迪迪”的小狗在屋里跑来跑去。
  哥哥带她看动画片《青蛙王子》,看累了又打了会儿游戏。爸爸也来凑热闹,坐在两人中间,一会儿亲他一口,一会儿亲她一口。
  小嫣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家,即便后来小哥哥改口,管自己的妈妈也叫“妈”,她也没介意——虽然她不懂到底为什么。
  张艾欣两口子期待的最好结果来了,泪水从这个妈妈的眼中流出。
  林昭正想过这个妹妹的模样,“应该可瘦可瘦了,像铅笔一样”,可眼前这个女孩跟想象中不太一样,脸上肉嘟嘟的。
  看着熟睡的小嫣,忐忑了一天的心终于落了地,张艾欣打开日记本,写下一段话:
  “宝贝,妈妈终于可以不用每周撇下哥哥离家‘出走’了,终于可以给你一个完整的家了!妈妈终于可以不做‘纠结妈’了!”
“我们用同一个妈妈”
  林昭正早就想见见这个妹妹了。
  “我想和小嫣妹妹一起玩。”一个多月前,他对张艾欣说。
  “不行!”张艾欣态度坚决。
  “为什么?”
  “你长大就懂了。等你们都长大了,自然让你们见面。”
  那时,张艾欣每周六都要外出陪小嫣,并在外住一晚,这让林昭正有些吃醋。
  4月20日,周六,林昭正气哼哼地跟林云雷“告状”:“妈妈今天又不回来了!”
  那晚,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悄悄写下一篇日记:妈妈每次到了星期六,就会不在家住。妈妈说,她要去照顾一个小妹妹,我说让妈妈把小妹妹带回来,妈妈说不行。我挺想当小妹妹的,妈妈可以和她住一个晚上。小妹妹,你快长大吧,你长大了,妈妈就把你接回家了,这样,我们用同一个妈妈。(不过)想想,我比妹妹强,她就有妈妈一天,我有六天。
  半个月后,张艾欣在儿子的房间里看到这篇日记,鼻子直发酸,两个宝贝都让她心疼。
  当晚,她在日记里对小嫣说:今天看到你哥哥的日记,我的心里很难受,你们都是妈妈的好孩子,妈妈哪一个都舍不得。亲爱的女儿,你快长大吧,长大了,就可以和哥哥一起守护在妈妈身边。
  没等到小嫣长大,张艾欣就把她带回了家。
  在此之前,她们已经在那套“租”来的房子里度过了八个周末,小嫣把那里叫“我家”。
“等你长大了,别忘记他们”
  小嫣不知道,她们住的那个“家”,其实是一位叫高华的好心人免费提供的。包括小姨纪莉莉在内,还有许多好心的陌生人在悄悄关心着她。
  “姨妈,小嫣姐姐在哪儿?”5月18日下午,6岁的小坦克问张艾欣。
  小坦克是“小姨”纪莉莉的孩子,经常和小嫣一起玩。当初,为了不让小坦克产生怀疑,纪莉莉告诉儿子,一个远房姨妈从外地搬来,带着一个姐姐叫小嫣。纪莉莉是小嫣的小姨,张艾欣自然成了小坦克的姨妈。
  班主任唐老师每天免费给小嫣补习功课;舞蹈工作室的陈老师免费教小嫣跳舞;义工刘少文一有时间就来陪她玩;莱州的毛先生资助了她千余块钱,不但解决了她的学费,还让她吃上了小饭桌,为这,张艾欣私下称毛先生为“小嫣爸爸”……
  小嫣成绩有了起色,上次还考了个100分,老师选她当班上的“小领读”。心情好的时候,她还比划着舞蹈课的动作,在爷爷奶奶面前翘起兰花指,从这屋窜到那屋。
  “内心挺矛盾的。”那天,张艾欣和纪莉莉坐在沙发上,聊起小嫣的未来。纪莉莉说,孩子周末过一种全新的生活,但很快又要回到爷爷奶奶居住的破房子,落差太大,怕她心里承受不了。“不知道怎样持续对她好下去,挺迷茫。”
  “只能走一天算一天,尽量填补孩子现在的情感空白。”张艾欣自己也没个准主意。
  她琢磨着,下一步找个儿童问题专家咨询一下。孩子渐渐成长,她会把真相慢慢告诉她。她觉得,小嫣应该不会责怪她,“我们撒谎都是为了让她过得更好。”
  事实上,这个性格大大咧咧的女人,以前并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之所以为小嫣记录这些时刻,是为了让她长大后知道,曾经有那么多好心人一直在默默地关心她。
  在日记本的首页,张艾欣列出了一串好心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你的爸爸:毛先生;
  你的小姨:纪莉莉;
  你的舞蹈老师:陈老师;
  你的老师:唐老师;
  找到你的义工:张鹏、刘少文;
  提供给你房子的人:高先生……
  在这些名字的上方写着一句话:女儿,等你长大了,别忘记他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