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期,这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还未结束的时候,作为曾经的时代骄子的大学生,不可再抱着过去的观念了。有关专家对此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共同认为,大学生面对最难的就业季,首先应该改变的是自己的观念。 大学生就业为啥这么难 据山东经济蓝皮书,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2010年,山东服务业从业人员达2042.1万人,比2005年增加333.1万人,年均增加62.5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2006-2010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增速为3.6%,比全部从业人员增速高1.7个百分点。我国仅近4年需就业的大学生人数就增长了16个百分点,即第三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据专家分析,产业处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第三产业对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增幅有限,是另外一个更值得重视的因素。换句话说,社会所提供的可供高层次人才选择的企业数量和就业岗位严重不足。 山东国立经济技术合作公司董事长侯永智分析说,699万高校毕业生是一个保守的数据,真正找工作的人比这还要多。699万毕业生,不包含去年、前年未就业的毕业生,也没有算上中专、技校的毕业生,还扣除了大量的“海归”和下岗人群。 据山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团项目经理贾晨介绍,如今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000万,如2010年大学生63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万,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1000万。以每年经济增长接近10%算,经济每增长1%,带来80万-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近1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面对就业难先需改观念 “尽管海外就业薪水是国内的三到四倍,可不少学生仍难接受。”侯永智说,部分大学生安土重迁的观念比较重,不要说出国就业,就是出省就业都不愿意,这种陈旧的就业观念要不得;还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就要做白领、做公务员,对技术活、基础活不屑一顾,这样的就业观念必须改变。 “还有更多的毕业生找工作要考虑面子,放不下身段。国家每年新增4.7万个就业岗位,多数岗位是大学生不愿去的。”侯永智认为,毕业生在校学习的专业面偏狭窄,加上老师又教导考研、考公务员,家长期望孩子找体面、舒适的工作,同龄人偏向去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结果心理预期偏高,成了“离不开的北上广,回不去的故乡”。 在山东财经大学教授黄方亮看来,今天的大学生已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赶上了产业升级转型,而这个转型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毕业就进机关,或成为办公室的“白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随着企业升级,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强,不少大学生也要从车间、从工地干起,从“蓝领”一步步变成“白领”、“金领”。 国内好就业有待产业升级 “国内毕业生就业难,创业更不容易。”在NEC软件济南公司某部门负责人孙秋亮眼中,一部新上映的《中国合伙人》完美诠释了创业的艰辛,“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这种对未来的美好预期是支撑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来源。可如今GDP增速放缓,外贸出口行业不景气,整个经济形势不明朗,这让毕业生创业的动力变弱了。 如今,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现状再次发出了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刻不容缓的信号。侯永智表示,只有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才能产生大量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岗位,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