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业难推高求职成本
半年花了万元考试车旅费
  • 2013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6月6日讯(记者 李榕) 随着毕业季的来临,大学生纷纷加入求职大军。6月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最难就业年推高求职成本,德州一毕业生为了谋一份好工作半年来花了近万元求职费。
  “考证、面试、培训班、住宿、路费等等,半年多来花了近万元。”德州学院财会专业2班毕业生林晓宇(化名)说,为了拓宽就业渠道,2012年下半年接连报考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考试,总共花销600元左右。林晓宇认为,为了更快找到工作,前期的投入都是值得的。但是接下来的求职开销却让她始料不及。
  2012年11月开始,林晓宇投递了20多份简历,并辗转各地求职。林晓宇扳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各类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约500元,培训班费约4000元,特意给自己购置的服装等“包装费”近千元,加之往返各地的车旅费、食宿费等,求职半年花了近万元。
  记者发现,林晓宇的遭遇实际上是大多数求职毕业生的共同囧境。王云(化名)是德州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大四学生,在前前后后花了几千元后,终于在北京找到了一份网络编程的工作,实习期每月工资1500元。工作找到了,房租又成了困扰王云的另一个难题。为了尽量减少开支,王云和两位同乡租住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子里。  
  “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求职成本的提高,为谋得一份好职位,毕业生在搜索职位信息及自我包装等方面的花费都逐步升高。”德州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工作人员分析称,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导致盲目求职,是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某些企业或单位撒网太大,招揽人才时由初试到复试的周期太长等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求职的隐性成本。
交通 体验
  6月6日,德州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与德州二中联手,组织全体高一学生走上街头,体验交通执法工作。图为学生们在湖滨中大道上维护非机动车道上的行车秩序。
  本报记者 王小会 摄影报道
麦收用工荒 影响并不大
  本报6月6日讯(记者 孙婷婷) 又到一年麦收时,城市中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乡收麦子,使得不少行业陷入短暂的用工紧张,6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因麦收时间较短,工人麦收结束后将迅速返程,不会带来严重的用工荒。
  6日,恰逢三八路人力资源市场开放日,家政、装修、餐饮等需要招工的工作人员占了绝大多数。“餐饮行业常年都缺人手,回家麦收的,最多5天就回来了,没有太大的影响。”新岭路路王食府负责招工的工作人员说。
  “每个月有4天的公休时间,将休班时间调换一下,就可以请假回家麦收了。”湖滨中大道一家火锅店的刘先生介绍,目前店内有3名服务员已经请假回家麦收,其他工人只能提前半小时上班。“原本打算招短期工,但老员工收完麦子就回来了,不差这几天,所以不会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
  在天衢东路与广川大道附近一处工地上,来自河南的李秉勤说,虽然工地上好多工友都是南方人,麦收期间不回家,但本地工人回家麦收,会短期间影响工期进展。“本地的工人,老板给加再多的钱也留不住,还是得回家收麦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