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养本土技师、形成统一市场、制定技术规范——
肥城桃木制品规范成“省标”
  • 2013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10年前靠引外地大师 现在培养一批“自己人”
  肥城桃木雕刻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获得多项全国大奖,不仅得益于肥城市引进桃木雕刻人才,也与本土雕刻技师的成长息息相关。在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获奖的两组桃木雕刻产品,是由外地大师和本土技师共同合作完成。
  2001年,肥城市从江苏如皋引进雕刻技术人才程银贵先生,创办了第一家桃木加工企业。最初的产品只有桃木剑及部分小挂件,投入市场后,立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供不应求,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后来肥城相继出现了好几家大型桃木生产加工企业。
  企业建立起来了,但雕刻技师基本都是从外地请来的,如何培养本地雕刻技师,成为摆在旅游部门和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让外地技术人才来泰安,帮助我们开发旅游商品,培养本地技术工人,再让泰安技工走出去,到外面学习先进的技术。”肥城市旅游局副局长刘仁力说,他们邀请了很多专家到肥城授课,培养本土专业人才,同时先后举办多期桃木旅游商品雕刻技术工人培训班,共培养雕刻工人500多人。
  李同振是肥城桃园镇人,这名27岁的小伙子如今是泰安市高级雕刻工人,而在10年前,他还刚刚入门,“刚开始是外地的师傅教我,后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自己也能独立完成工艺品的雕刻,现在一个月能收入3000多块钱。”
  2010年和2012年,肥城旅游局和人社局联合举办桃木雕刻技能鉴定大赛,获奖者获得国家统一鉴定资格证书。两次竞赛先后评出桃木雕刻高级技术工人200多人,高级桃木雕刻技师50人,本土雕刻人才缺乏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

桃木制品技术规范 成省级行业标准
  “目前市场竞争中,企业相互间的创意模仿问题很普遍,我们引导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先后有桃木象棋、桃符、福禄寿如意等100多件产品已获国家生产专利。”刘仁力说。
  单纯依靠专利申请很难彻底解决企业模仿的问题,为了让肥城桃木雕刻更有“肥城味道”,雕刻技师们不断创新雕刻手法,独创了羽雕等创作手法,同时加大产品创新,如今在肥城桃木雕刻销售市场上,能看到镇尺、首饰、手表、梳子、纪念品等多种系列的产品。
  此外,肥城桃木雕刻作为全国桃木雕刻行业的“领头羊”,首先起草制定桃木制品地方行业标准。肥城市旅游局与泰安市旅游局、泰安市质监局联合起草制定《桃木制品通用技术规范》,对桃木制品原材料、外观质量、雕刻技法都有严格规定,“这个标准已经经过山东省质监局批准,成为山东省地方行业标准。”程银贵说。“今年我们准备上报国家质监总局,争取将这个标准推广成全国桃木制品生产标准。”刘任力说。
  目前,肥城从整个行业入手,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了“肥城桃木雕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工商总局在3月27日发布的初审公告中,“肥城桃木雕刻”地理标志包含在内,这说明“肥城桃木雕刻”地理标志已经通过初审。
  “作为整个行业的一个品牌,在行业内部进行推广认证,提升桃木行业的整体形象。”肥城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年产值6亿元 解决3万多人就业
  “肥城桃木雕刻产业对于泰安其他旅游商品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泰安市旅游局商品科科长张虎说,肥城桃木是泰安四宝之一,也是泰安旅游商品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肥城桃木雕刻年产值达到6亿元,解决了3万多人的就业问题,在泰安旅游商品行业中是最突出的。
  在泰安旅游商品中,泰山玉也占据很大一部分市场,而泰山玉发展目前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本土专业人才。“雕刻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目前本地雕刻技工数量和能力都有不足,只有聘请外地大师来泰安雕刻泰山玉,才能提升泰山玉价值。”泰安市旅游局纪检组长张朝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在获得国内几项大奖的泰山玉作品中,大部分创意和雕刻都是由外地技师完成的,本地技工数量和能力相对较弱,张朝晖表示,解决泰安旅游商品开发缺少人才的问题,得依靠“引进来,走出去”,而肥城桃木雕刻在十多年前就开始走起了这条道路。此外,泰山玉也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这使得很多外地玉石以次充好,鱼目混珠。
  泰安四宝中的另外两种产品泰山麻和泰山茶都有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但是缺乏统一的流通大市场。目前泰安最大的茶叶流通中心泰山茶博城还在建设中。值得借鉴的是,肥城在2008年就建设中国桃木旅游商品城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目前这里已经成为江北最大的桃木商品生产和销售基地,并发展成为全国桃木旅游商品生产销售集散中心。
  “在旅游商品品牌保护和推广上,申请专利和国家地理标志也都值得泰安其他旅游商品借鉴。”张虎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