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梦”是谁的梦
  • 2013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徐瑾

  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中国梦也应步入从民族到个体的转变。如果真正的“中国梦”关乎每个国人,那么必然触手可及。

  中国很大,梦想则可大可小。
  “中国梦”的提出离不开其时代经纬。以民族屈辱为底色,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体察中国历史颇多的外交家基辛格把1860年形容为中国由盛转衰的决定时期,他曾如此形容彼时中国社会的两难处境:“中国虽是一个弱国,但又以镇抚四海的帝国自居,因此,中国社会的改革步履维艰。”
  也正因此,恰恰是民族振兴的强烈愿望,为随后多次政治运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灾难与辉煌的双重变奏之中,一个个中国人的梦想从来离不开民族整体的际遇,个体的命运往往随着历史而流转颠簸,无论大江大海还是一枝一叶。
  改革开放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所未有的自由,更多的人可以去争取自身的个体幸福,恰是在这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追求自身幸福的努力中,“中国梦”无比真切而立体地呈现出来——这反而是之前历次宏大政治运动所没有达成的。或许,唯有无数个个体梦想的自由闪现,民族的“中国梦”才不会最终迷失。如果以勤勉诚实的努力就有机会争取自我幸福的人生,或许才不枉“梦想”之名。
  八十多年前,在亚当斯勾勒“美国梦”精神形貌之际,中国也曾经发起一场“中国梦”的大讨论,一百多位各界人士共同做了一场“中国梦”,其答案百人百态。来自实业界的穆藕初先生如此言说:“政治上必须实行法治。全国上下必须同样守法,选拔真才,澄清政治。官吏有贪污不法者,必须依法严惩,以肃官方。经济上必须保障实业(工人当然包括在内),以促进生产事业之发展。合而言之,政治清明,实业发达,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便是我个人梦想中的未来中国。”
  八十年时光轮回,或许那个梦想是同一个梦想,不同的是,中国已经今非昔比,中国梦也应步入从民族到个体的转变。如果真正的“中国梦”关乎每个国人,那么必然触手可及。
  徐瑾:作家、《中国经济怎么了》作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