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考前最后一课,涛哥送《出征》
老师不再讲知识和考点,而是选择心理辅导或者看节目本报记者谭文佳
  • 2013年06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为鼓励考生,淄博五中的李涛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诗,课间与同学们一起诵读。   本报记者 王鑫 摄
  6日,高考前一天,淄博五中高三学子们度过了他们考前的最后一课。这是高中三年的最后一课,也是考前最重要的一课。课堂上,老师们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给同学们放松心情,让他们能够轻松应考,发挥出真正的实力和水平。
  □心理暗示稳定心态
  在淄博五中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的刘玉堂老师认为,应对高考心态最重要。刘老师引导学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些都是他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总结出来的。刘老师告诉记者,前两天有个学生紧张到睡不着,一睡不着他就担心自己的成绩会受影响,这让他更加紧张。刘老师告诉学生,失眠对高考没有影响。因为,高考是个输出的过程,把你之前所学答到卷子上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刘老师打了个比喻,就像别人问你名字,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一样。因此,这个输出的过程不会因为你失眠就受到影响。刘老师说,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
  为了给学生们鼓劲,刘老师让学生们观看《中国梦想秀——无臂女孩的十字绣梦》,并告诉学生:“同学们已经比“无臂女孩”幸福很多,因为同学们都拥有健全的身体。“无臂女孩”都能够为梦想坚持不懈,那么同学们更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同学们被刘老师的一席话深深触动,透过他们的眼神,能看到那股坚持奋斗的力量在他们心中涌动。
□一首《出征》激励学生
  李涛老师也是淄博五中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为了激励学生坚持到最后关头,他写了一首题为《出征》的诗,并写在了教室后面的黑板上,“高考平常事,人生大文章;沉静会心细,自信才更强。容易不大意,人难不畏难;从容进战场,谈笑把歌还。”学生们看后既佩服又感动,他们告诉记者,虽然平时有时候会因贪玩惹李老师生气,但他从来都不会冲他们发火,一首《出征》更让他们感到班主任对他们寄予的厚望。李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让同学们私下里都亲切地称他为涛哥。
  李老师告诉记者,学生的心态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调整好,一蹴而就的。从高三开始我们就一直特别关注着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学生也很配合我们,心里有不开心的事情会跟我们的心理导师说,能够及时得到疏导。面对今年的高考,李老师很自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谁笑到最后谁是胜者
  高考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竞赛,更是对考生心理的考验。最后一课,学校不讲知识、不讲考点,而是给他们上了一堂考前的心理辅导课。淄博五中高三级部主任徐老师告诉记者,将高考看做一次普通的考试,不管在考前还是考中,都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关键时刻,谁镇定自若,谁就能笑到最后,做最后的胜利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