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租车乘降点形同虚设 |
一路段一小时内,五十多辆出租车只有两辆按规范停车 | |
- 2013年06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一辆出租车在不远处停车下客,此时它距离出租车乘降点不到十米。 本报记者 李婷婷 摄 |
|
本报枣庄6月16日讯(记者 李婷婷) 为规范出租车运营秩序,减少拥堵,今年5月份开始,枣庄开始设置出租车乘降点。然而记者日前发现,出租车乘降点的使用率并不高,大多数市民还是习惯“招手停”打车。 16日,记者在市中区三角花园一处“出租车乘降点”旁边观察了近一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有五十多辆出租车在这个路段下客,但其中只有两辆出租车将车停在了乘降点。虽然那些出租车停车下客的位置,都在离乘降点几十米的范围内,但过往的出租车司机往往都是随处停车,让乘客下车。 除了出租车随意停放外,记者还观察到,几乎没有一位乘客在该乘降点等车,大多数市民还是习惯“招手停”。上午十点左右,记者看到一市民从长途汽车站出口处出来后,直接伸手打了一辆出租车离去,而该市民乘车位置距离出租车乘降点不到一百米。 市民冯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设置出租车乘降点,可方便市民打车,但他还是习惯随处招手,上车走人。“现在天气那么热,打车就是为了方便,如果每次坐出租车都现找乘降点的话,很浪费时间,除非刚好碰到,否则不会主动去找乘降点打车。”冯先生说。 另一位市民则说,他看到过出租车乘降点,但没有专门到乘降点等过车,自己也没看到过有人在那儿打过车。“实在很不习惯,你说想打车的人要么赶时间,要么就是走不动了,这个时候当然就想原地拦辆的士,谁还想着再去找停靠点。” 市民张静告诉记者,14日晚上八点多,她和朋友在三角花园出租车乘降点等车,可等了近半小时也不见一辆出租车往这边停靠。最后,她和朋友又走到马路对面三角花园公交站附近拦了一辆出租车。 据一位开出租车近20年的司机王师傅介绍,出租车在哪儿停靠往往是乘客说了算。现在大多数市民都习惯于招手即停的拦车方式,如果乘客不在出租车乘降点等车,那么司机在出租车乘降点等乘客根本没有用。 随后,记者又对其他出租车乘降点进行了了解,发现情况大致相同,出租车乘降点几乎成了摆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