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读者服务节昨盛大开幕 |
公安、工商、医疗等十多个部门及社会机构现场服务,引来上千名读者咨询 | |
- 2013年06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十多个部门与社会机构来到本报读者服务节现场为市民服务。 本报记者 邹俊美 摄 |
|
本报聊城6月16日讯(记者 凌文秀) 16日上午,齐鲁晚报·今日聊城为市民精心打造的创刊四周年读者服务节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门前广场盛大开演。公安、工商、医疗、公交、法律等十多个部门及社会机构现场为市民提供咨询及服务,引来上千名读者咨询。 16日上午不到8点,就有市民来到本报大型读者服务节活动现场等待。上午9点,随着前来提供便民服务的各个部门及社会机构工作人员的到来,记者服务活动也正式开始。不少便民服务项目的桌前都被不少读者围住,专家义诊之类的便民服务桌前更是排起队来。医护人员认真地为每一名读者问诊、测血压,并开出药方。 当天,市质监局计量所工作人员现场为读者免费检测、校准血压计。市公安局户政警察、交通警察、经侦等警种在现场为读者解答各种问题。到场的还有几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读者们围着律师们咨询法律问题。市公交集团现场为读者发放了千余份最新的《聊城市公共汽车线路图》。 市民刘先生说,读者节提供了很多服务项目,他收获很大,帮读者实打实地解决了不少问题。据工作人员初步统计,当天涌入本报读者服务节的市民达千余人次,市民纷纷表示切切实实得到了服务,解决了不少生活难题。 仨读者一早从临清赶到服务节现场 16日,本报读者服务节活动现场迎来了不少从下面县(市)赶来的读者,其中有三位是一早从临清市潘庄镇孙沿村赶来。孙沿村年近六旬的村支书孙清波带着另外两名村民一早从临清赶了近70公里路,专程来服务节活动现场寻求帮助。 16日一早7点多,一位早早的等候在本报活动现场的中年男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过简单交谈,记者了解到,他叫孙清波,是临清市潘庄镇孙沿村的村支书,是齐鲁晚报的老读者,他从报纸上看到本报举行读者服务节的消息的,而且他这次是带着“任务”来的。 “我们村有位20岁的村民因为没有身份证,户口被注销了。”孙清波说,该村民家的户口薄上,只有其登记目录,却没有其单独的户口页。虽然后来村支部给开了身份证明,但该村民的户口和身份证仍无法办理。活动开始后,孙清波咨询了聊城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后得知,由于该村民户籍丢失,需要带着其相关身份证明去当地户籍部门补办户口。 随后,孙清波又向现场的律师咨询了农村开发等土地使用问题。聊城舜翔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介绍,如果遇到有人以开发为由占用村民土地的问题,村民可要求对方出具建设用地、规划、施工、预售等相关许可证。。“咱们这个服务活动很好,部门参与的也多,有什么问题直接现场就给解答了,我这次来真是收获很大。”孙清波说。 本报记者 李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