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向务实和功利,“各人忙各人的”成了常态,像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多事”之举实在是太少了。以主动的、热情的姿态去关心人、帮助人,在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的“慰问短信”带了个好头。
本报评论员 赵丽
“同学你好,发现你上个月餐饮消费较少。不知是否有经济困难?如有困难,可电话、短信或邮件我。”这条信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困难生餐饮预警系统,该校通过饭卡消费情况,了解学生经济状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帮助。 华东师范大学能主动关心学生的冷暖、主动帮学生排解困难,这是很可贵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向务实和功利,“各人忙各人的”成了常态,像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多事”之举实在是太少了。 孟子曾用“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描述古代邻里乡亲友善相处、社会美满融洽的美好意境,这也是人际关系的理想图景。在过去二三十年间,我们还曾在乡村、家属大院中感受过这种和谐和温暖,眼下这种温情场景却越来越难看见了,大家更熟悉的是“比邻若天涯”。远的不说,端午节至今,武汉、济南相继有独居者、患病者死在家中数日后才被发现的事情爆出,被发现时尸体已经腐臭。 这样的悲剧虽然有偶然性,但从中不难发现人际关系、邻里关系的疏离和冷漠。出现这一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由于社会转型,人们逐渐脱离原来的熟人社会,信任格局随之改变,同时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也加重了这种趋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显示,目前我国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二是大家忙于自我发展、自我奋斗,希望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创造最大的价值。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人际交往带上了强烈的工具性的色彩,对能产生“好处”的人费尽心机也要打交道,对邻居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种对别人不管不顾、冷淡甚至提防的氛围是很可怕的,身处其中,失意者难以得到抚慰,成功者也难免孤独,个人的安全感、幸福感会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包容、和谐的社会生态的形成。 应当看到,为了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一些地方也创新思路进行了尝试。2011年,杭州西溪蝶园等小区的5500户业主曾共同讨论制定了《邻里公约》,内容包括乐于参加公共活动、邻居见面主动问好、关怀和帮助独居老人、邻居长时间不在家帮助照看等19条约定。而这样的《邻里公约》,在南通、太原等城市也已经出现。 这样的点滴努力是必要的。正如海明威所说:“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以主动的、热情的姿态去关心人、帮助人,在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的“慰问短信”带了个好头。社会不妨对这类举动多些赞誉和褒奖,构建正面的导向,让温情、善意的行为出现得更多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