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海波 钱荒来袭,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传言称央行投放4000亿元货币救市,也有消息说央行向工行定向放水500亿元,不过,这些消息被一一否认。 众多媒体描绘“钱荒”下的景象是:银行资金交易员四处“跪求”资金;银行卷入“抢钱大战”,送大米、送油、送手机…… 在互联网舆论场下,这些极具噱头的看点被迅速传播,不少民众对眼下的“钱荒”心生忧虑,“我在银行的资金安全是否有保障?”“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兑付不会出现问题吧?” 这样的惶恐中,有关专家一再表示,虽然“钱荒”对包括银行、信托、基金等在内的金融业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但对普通市民的财产安全影响不大,没有必要引发不必要的忧虑。经济学家向松祚更严厉批评说,“钱荒”被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渲染、夸大了! 一直以来,由于信息不透明和民众缺乏专业背景知识,某些偶发事件或突发事件被放大,致使流言迅速传播并爆发,由此引发社会恐慌和民众的不理性行为。今年“五一”期间,一条“中国大妈完胜华尔街大鳄”的消息,将中国内地“抢金潮”推向高潮。2011年,由日本核泄漏谣言引发的抢盐风潮,更是谣言引发的经典案例。 中国不缺盐,“谣盐”下可以迅速调补食盐,平息抢购风潮;抢金大战中,受伤的只是手上有些闲钱的普通“中国大妈”们。而这次,传言的主角不是食盐、不是金条,而是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的货币,其杀伤力就不得不让人警惕。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其中就有手机信息谣言引发了银行挤兑风潮。 大众心理犹如多米诺骨牌,很小的初始力量推动,就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而在这场以美、日为主角的全球货币战争中,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中国普通百姓根本难以分辨得出那些真假难辨的传言中,哪些是谣言,哪些是别有用心的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专家和媒体谨慎发声,负责任地说话,注重舆论引导。假如银行间市场上的“钱荒”,演变成民众心理上的“钱慌”,由此引发民众不理性行为,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也是绝不允许发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