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完冰毒,他竟打开家中煤气 |
今天是国际禁毒日,本报带你了解民警眼中的吸毒者本报记者侯艳艳 | |
- 2013年06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莱山公安缴获的部分K粉、摇头丸等(警方供图)。 | | 莱山刑侦民警袁珠(警方供图) |
|
最常见的是冰毒 许多吸毒者以贩养吸 莱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四中队民警袁珠,曾侦办多起毒品案件,经常和吸毒贩毒人员打交道的他,积累了不少办案经验,对吸毒贩毒群体也十分熟悉。 提起毒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海洛因”、“冰毒”。而在烟台,最常见的毒品就是“冰毒”。去年,莱山区破获了一起特大贩毒案,缴获冰毒2.8公斤;芝罘区、开发区破获的特大贩毒案,缴获的毒品也是冰毒。 “冰毒不像海洛因,吸一次就戒不掉了,很多人认为冰毒成瘾性低,通过冰毒寻找快感和刺激。”袁珠说。很多人开始接触毒品,是朋友请他们“溜冰”,认为吸几口没什么。 曾有吸毒者对袁珠说,头几次吸毒,有种恶心的感觉,得到的快感并不强。但在朋友的诱惑下,他们继续尝试,直到对毒品有了一定依赖性。 “吸毒呈现低龄化趋势,而且吸毒的女子有不少。”袁珠说,他接触的吸毒者,多数是二三十岁,也有小部分人尚未成年。 一旦染上毒瘾,很多吸毒者为获得毒品,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部分女性,为解决毒品经济来源去卖淫,吸毒的男性则去抢劫盗窃。”袁珠说,同时,很多吸毒者还走上了贩毒的道路,以贩养吸。 有体面工作也吸毒 家人难接受现实 今年28岁的小张在烟台一家国有银行上班,他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拿着一份可观的薪水,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因和朋友在宾馆内吸毒,被民警抓获。 小张家庭条件优越,经常跟朋友出入娱乐场所。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张因好奇心驱使,借了朋友的冰毒来“感受”一下,从此走上了吸毒的不归路。 袁珠说,很多人认为吸毒者基本是混社会的人员,其实不然。尽管吸毒者中无固定职业的人员居多,但其中不乏有正当职业、工作体面的人员。他们中,有银行工作人员,有大型企业工作人员,职业涉及面也很广泛。莱山区一年抓获的六七十名吸毒人员中,有正当职业者要占到接近20名。 “吸毒者的家人,很少知道他们吸毒,特别是有正当职业的吸毒者,家人得知他们吸毒后,更是惊讶不已,很难接受现实。”袁珠说,对于符合条件的吸毒者,他们会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但也有部分吸毒者,拘留后只能送回家,民警会定期了解情况。 一个人牵出整张网 有人把毒品藏音箱里 打击毒品犯罪,最好是人赃俱获,掌握毒品的来源和资金流向,是破案的必然环节。 袁珠说,破获一起毒品大案,经常是从抓获一个吸毒人员开始的。“从一个吸毒者向上扩张,渐渐发现隐藏在背后的贩毒网络。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办案人员耐心经营。”袁珠说,他们破获的一起特大跨省贩毒案,就是用一年多时间才掌握整个贩毒网络,一举抓获涉案人员。 袁珠说,吸毒者选择娱乐场所的很少,主要选择宾馆或出租房屋作为吸毒场所。由于隐蔽性高,较难被察觉,给民警侦破案件带来较大难度。此外,毒品运输环节也十分隐蔽。“在一些跨省贩毒案中,贩毒人员主要利用快递运输毒品,不容易被察觉。” 据介绍,烟台的冰毒主要来自广东、四川一带。“贩毒者为避免人赃俱获,将毒品隐藏在有外壳的小电器等商品中,通过快递发送到烟台,很少会随身携带毒品运输。”袁珠说,他们曾在音箱、加湿器等商品快件中发现过重量不小的毒品。尽管毒品被包得很严实,还是逃不过快递公司抽检人员的双眼,“快递公司抽检出的毒品,也成为民警破案的重要线索,可以牵出很多人。” 长期吸毒生妄想 抱起煤气罐放煤气 因长期吸食冰毒产生幻觉,男子李某感觉周围有人要伤害他,因此打开家中的煤气罐,把煤气罐抱在了怀里。这是发生在莱山区的一起真实案例。 民警介绍,去年夏天,莱山区某居民小区不少居民报警,说楼上有一股严重的煤气味,怀疑有居民家里发生了煤气泄漏。 民警赶到后,男子李某依然抱着煤气罐不放,手里还拿起一个打火机。“不要靠近我,不然我就点燃了。”李某威胁面前的几个民警。情况万分危急,打开的煤气罐将男子的衣服和脸喷成了白色,万一按下打火机,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几个民警分工合作,抢过李某手中的打火机,随后将李某抓获。 经调查,李某由于长期吸食冰毒,产生了被害妄想,总感觉周围的人对他有敌意,他时刻保持防备心理。后来,李某被民警行政拘留。 “吸毒对人的身心危害巨大,青少年一定不要被短暂的快乐迷惑。”袁珠说。 26日是国际禁毒日。记者从烟台市公安局获悉,2012年,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127起,查获吸毒人员1048人(次),缴获各类毒品27755.26克。每一起毒品案件的侦破,都离不开办案人员的默默付出。本报带你了解莱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四中队民警袁珠眼中的吸毒者和毒品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