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万人签名抵制毒品
防范青少年吸毒和合成毒品已成禁毒重点
2013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26日讯(记者 赵磊)6月26日是第26个国际禁毒日。当天上午10点半,潍坊市各级禁毒职能部门统一开展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潍坊市公安局在人民广场向市民展示禁毒成果、宣传禁毒知识,并且开展了万人签名活动,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和抵制毒品的能力。
  6月26日上午10点30分,潍坊市公安局在人民广场上开展禁毒宣传活动。记者在现场看到,两排展示牌放在两边,而中间一排桌子上面放着万人签名拒绝毒品的大横幅。包括义工组织、学校、政府部门等来自社会各界的近万名市民先后赶到现场,并且在横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潍坊义工的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这次活动,了解到毒品对人的危害。他们希望通过义工组织的努力,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到毒品的危害,提高禁毒意识和抵制毒品的能力。
  上午11点,前来观看学习禁毒知识的市民仍然络绎不绝,最让市民好奇的是在万人签名横幅的西头,警方在现场展示的毒品样本和吸毒工具。记者看到,在展示柜内分别有冰毒、杜冷丁、氯胺酮(K粉)、海洛因、冰毒片剂、罂粟壳等六种毒品的样本,而旁边的展示柜内则放着几个吸毒的工具。展示柜旁一直围着不少市民,民警在现场一边向市民介绍怎样分辨毒品,一边向市民讲解吸毒的危害。
  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戴国华告诉记者,防范青少年吸毒和防范合成毒品已经成为禁毒工作的重点。目前,毒品的类型由传统型毒品衍生成新型的合成毒品,吸毒人群有从中青年向青少年发展的趋势,对社会危害性比较大。
  据了解,合成毒品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会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直接的、不可逆的损害,导致急慢性神经障碍。受毒品所致的中枢兴奋、致幻和抑制作用的影响,合成毒品滥用者易出现兴奋、狂躁、抑郁、幻觉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和艾滋病、性病传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吸毒酿惨剧
  近年来,因使用合成毒品而引发的恶性治安案件已在全国大中城市频频发生。
  2009年8月1日,王某吸食麻古后神志恍惚,随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当日夜间,王某突然用双手猛掐妻子的颈部,并且持刀朝着妻子连刺20余刀,导致已经怀孕的妻子死亡。
  2010年5月12日,文某吸食麻古过量后产生了幻觉,不但殴打女友蔡某,并且从餐馆抢来菜刀当街追砍自己已经年近八旬的双亲。周边群众戴着头盔、拿着扁担制止时,文某仍对着地上的父母猛砍。据了解,文某是老两口最小的儿子,吸毒前身家数十万,为人和善而孝顺。
  2010年5月16日,傅某因吸食K粉产生幻觉,导致所驾汽车失控连续撞伤17人。案发时,他在撞上一辆电动三轮车后,又连续冲撞多个摊位,并将一名女孩压在车下。
本报记者 赵磊
相关案例
  ①2013年初,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经过六个月的前期侦查,破获以刘某为主的吸贩毒团伙,该团伙由外省成员通过长途汽车托运货物,将冰毒伪装于音响内,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交易。警方共抓获吸贩毒人员11名,成功切断了一条毒品流通渠道。
  ②2010年4月以来,犯罪嫌疑人王某为了吸食和贩卖毒品,在潍坊市酒店等地租赁房屋作为毒品藏匿地,并伙同张某等人去南方购买毒品冰毒,在潍坊各个县市区大肆贩卖。2011年4月13日,潍坊市刑警支队侦查员在潍坊城区一出租屋内,将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五人当场抓获,并缴获大量毒品、电子秤、记账簿等物品一宗。同时,警方在其住处查获制毒工具一套,制毒可疑化学物品数瓶。
本报记者 赵磊
  ◤市民签名抵制毒品。
  ▼警方在一次行动中查获的毒品,有的用棒棒糖包着,有的用士力架作掩护。
本报记者 赵磊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