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蓝两区中小微企业记者行”之走进山东阳信利涛工艺有限公司——
阳信小勾针,织出国际大市场
文/片本报记者杨青见习记者王领娣通讯员王建军方辉
2013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阳信利涛工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操作绗缝机。
     为了全面展示滨州市中小企业风采,本报联合滨州市中小企业局共同开办“黄蓝两区中小微企业记者行”专栏,栏目秉承服务滨州经济、推动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对滨州市中小企业的风范成绩、领军人物、特色品牌、先进技术、一线职工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与宣传,了解企业发展状况,用企业反映行业,用镜头和文笔展示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即日起,本报也面向全市征集有意展示成就风采的中小微企业。
  专栏负责人:滨州市中小企业局规划发展科:张秀涛;齐鲁晚报·今日滨州记者:李运恒
  专栏联系电话:18654399035 专栏电子邮箱:1471052538@qq.com
  一根小勾针、一团普通棉线在农家妇女手里穿梭飞舞,转眼间就变成了精致的台布、靠垫、空调被、床罩……一件件融合传统与现代工艺的手工艺品畅销欧美、中东。从最初的小厂子到如今阳信县家纺产业的支柱企业,山东省阳信县利涛工艺有限公司凭借过硬的实力,获得了市场及社会的认可,一步步发展壮大。

  下设66处加工网点
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

  位于阳信县经济开发区的阳信利涛工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最初主要经营抽纱制品,通过与青岛一家外贸公司合作,将产品销往国外。由于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费时费力,规模发展受到制约。2008年前后,公司负责人袁立涛多方考察后,发现绗缝技术在滨州工艺品中应用不多,利用这个商机,公司2009年新上绗缝家具饰品生产线,购进高端电脑有梭绗缝机及配套设备,把传统手钩工艺和高端电子设备相结合,采用勾、贴、镶、绗等工艺流程,生产高档太空被、空调被、床盖饰品等饰品。由原先的传统手钩工艺转变为传统手钩工艺和高端电子设备相结合,成功实现了转型。
  目前,利涛工艺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以勾针台布、勾针靠垫、勾针床罩为主的抽纱系列产品以及太空被、空调被、床盖饰品为主的绗缝家居饰品。
  “这些产品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咱当地产出的,加工制造产品的也都是普通的农村妇女,我们将原料投放给她们,将半成品回收上来,回厂经漂洗、挂浆、撑杆、烘干、定型、包装等工序,就制成了抽纱产品。”利涛公司业务负责人曹兴浩介绍说,“一个手工枕套卖给客户的价格是3-4美金,价格实惠,而且上档次,销往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目前阳信利涛工艺的社会基层加工网点已经发展到66处,不仅仅是阳信县,还在河北等地也有设立,带动了农村闲赋劳动力就业,给村民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咱们阳信县至少有一万人在从事咱们公司的手工艺品制作。”曹兴浩自豪地告诉记者。
传统与现代结合
寻求家纺产业新突破

  在公司的样本室,花样繁多的靠垫、台布、床罩以及太空被等家居用品样品让人目不暇接,一条镶嵌着传统手工绣品的空调被格外引人注意。“这是我们最新研发出的产品,将传统的手工艺与现代先进的工艺有机结合,产品更加美观高档。”曹兴浩介绍,“现在的家纺行业竞争激烈,仅是传统的工艺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将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在这种产品我们还没有对外批发销售,现在的产品制作主要是靠手工将传统的手工物品镶到被子上,不仅制作流程复杂,而且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是引进绗绣一体机,真正将传统老工艺品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并投入产业化生产,这样生产的产品会在外观上更美观,销量肯定也会不错。”曹兴浩自信满满地说。
  曹兴浩表示,公司除了将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外,开始尝试开拓国内市场,“前几年我们也在国内几家比较大的超市做过试点,产品销售效果非常好,所以今后公司打算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针针连精品、线线系诚信”一直是阳信利涛工艺有限公司追求的目标,凭借过硬的实力,阳信利涛工艺公司连续被滨州市工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被滨州市经济委员会和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家银行评为信用民企,被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滨州办事处评为A级信用企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