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累累 借阅书很受伤
图书管理人员呼吁:爱惜图书,珍惜资源
2013年06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一名市民在挑选借阅图书
     本报96706热线消息(见习记者 韩微) 入夏以来,枣庄市图书馆迎来更多的读者前来借阅书籍。随着借阅量的大增,图书也遭遇更多的损坏,25日,记者从市图书馆了解到,只要是在图书馆办理图书借阅证便可零门槛免费借书,现平均每天有2000人以上的借阅频次,破损和丢失成了图书馆图书最“受伤”的事。
  夏季到来,图书馆成了众多喜好读书市民的好去处,除了学生们来“蹭书纳凉”外,一些老年人更表示喜欢图书阅览室的氛围,到图书馆看杂志报刊,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图书馆范馆长介绍,2012年图书馆的外借册次为68万册,外借读者量达到65万人,而每到寒暑假图书借阅人次都会剧增,一些破损就难免会出现。特别在一些适合低年级孩子看的书籍经常会丢失页码,被读者“收藏”。
  据了解,图书馆每周都会有常规的修补任务,在新书上架之前,图书馆工作人员也会提前做好保护措施,在书籍粘合处用绳线在缝合一遍,以延长书籍后期的破损周期。但因图书馆采用的借还机制中,只要图书条码标签完整就可完成归还手续,一些书籍内部书页的破损、缺失并不好察觉就会回到流通书架,等待下一个读者的借阅。图书馆管理员告诉记者,如果书籍破损严重,很难再完整修复就只好下架,而每年这样的书籍并不在少数,很浪费资源。
  在图书馆外接部,记者随机采访了正在借阅书籍的陈女士,她说,她在借书的时候也碰到过一些书内页破损的,有时候会告诉管理人员书破损的情况,但大多数时候会选择不说。
  为了保护书籍,图书馆早就详细设定了图书借阅管理规则,如“损坏或拆除书刊中的磁条或故意撕页、剪裁书刊者,视情节轻重,按所损书刊原价的3至20倍罚款”等条款。然而在细则条款之后,却是难以严格实施,面对一些无从查询损坏源头或无法识别损坏原因的书籍,这些规则的执行力度也只能大打折扣。而面对一些市面上已经买不到的书籍遭遇损坏时,范馆长表示很揪心,但是好在近两年图书严重损坏现象有所减少,希望大家踊跃来馆借书的同时能够爱护书籍,养成文明读书的习惯,让更多的市民可以借到完好的书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