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頔 四过消毒关走进孵化间 整个厂区洁净无尘,到处是红花绿草,没有任何异味,很难想象这里跟养鸡有关。 出于防疫和规范管理的需要,参观团首先要过严格的消毒关。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参观团从场外踏入每一个孵化厂、养殖场、产业园的第一步,首先被强调的都是消毒。 民和牧业第三孵化厂每天能孵化出30万只白羽肉鸡鸡苗,是目前亚洲生产规模最大、孵化技术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商品鸡苗孵化基地。 想参观这个大型孵化厂并不容易,参观团一进厂区大门,双脚必须在浸透消毒水的地槽里消毒。旁边的行车道上也有类似的消毒池,主要是为进出车辆消毒。 进入孵化厂区后,经过第二次、第三次鞋底消毒后,进入孵化车间前,必须要换上一次性隔离衣。为了保证隔离效果,穿隔离衣要求很严,帽子、发罩、口罩、鞋套均要一一穿戴整齐,稍有不规范,工作人员就会逐一上前细细纠正。“全副武装”完毕,每个人全身上下就只露出两只眼睛。 这还不算,进入孵化厂生产车间之前,每个人还要认真进行手部清洗和消毒。 只见孵化器不见鸡和蛋 这个车间彻底屏蔽了人的因素,人和种蛋及破壳而出的雏鸡没有任何接触,可有效阻断外来细菌的侵入。 参观团进入第三孵化厂的生产车间,从种蛋进车间、移盘、消毒送进存蛋车间,再到孵化车间,每个车间之间都有一个巨大的密封库门,既可防水防火,也能隔断空气交流。除最后的鸡苗分拣车间,各车间内除了一台台自动化进口设备,只能偶尔看到工作人员。 尤其是在肉鸡孵化车间,巨大的比利时大型孵化器和车间一体化建设,人走在其中,看到的只是巨大的厢式不锈钢和玻璃结合体,既看不到种蛋,更看不到鸡。“母鸡呢?蛋呢?怎么啥也没有?”有人忍不住打听。 孵化中心经理范晓燕上前按下几个按钮,升起一个类似于窗帘的设备,一排排正在孵化的种蛋终于展现在参观团眼前。原来,这个无人车间竟是一个同时孕育着30万只小鸡的生命车间。范晓燕说,这个车间彻底屏蔽了人的因素,在种蛋进入孵化器前后以及在孵化器内孕育的21天中,人和种蛋及破壳而出的雏鸡没有任何接触,可有效阻断外来细菌的侵入和内在环境的稳定。 从鸡到蛋到肉都有“身份证” 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是市场准入门槛,而在中国像民和这样能建立起完整的可追溯体系的企业并不多。 在孵化厂的种蛋处理室,参观团消费者代表张智注意到,每个鸡蛋上都有清晰的数字。范晓燕说,进入孵化厂的每个鸡蛋都有编码,可以追溯到来自于哪个种鸡场。这个鸡蛋是由哪一排哪一只种鸡产出的,现在孵化进展到什么阶段,谁负责管理,只要输入编码,就可获知这些信息。 在民和牧业,一只鸡蛋从被选为种蛋,到孵化成小鸡,再到生长成熟,最后经屠宰分割成各类肉品进入市场,整个流程的信息,全部可以查询到。实际上,这就是一只小鸡的健康档案。 随同参观的杨作明来自于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是食品安全信息化方面的专家。据他介绍,目前市场上的鸡和蛋来自各不相同的养殖场和农户,产品的集中度不高。在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是市场准入门槛,而在中国,像民和这样能建立起完整的可追溯体系的企业并不多。 “人家养鸡简直比我们当父母的养育孩子还要仔细一万倍!”省市场学会的副秘书长李思敏连连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