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岩侠 王贇 “没想到!实在是没想到!”从6月25日本报“食安山东”消费代表团走进民和牧业现场参观,及回到济南后的数天内,消费者代表们用一连串“没想到”来表达现代肉鸡规模养殖对自己传统认识的震撼和冲击。其实,他们更想不到的是,为了这次业内首次大范围对普通消费者开放,民和牧业还承担着很大的防疫风险。开放,凭的是信心和信任;甘担风险,尽的是一个行业龙头老大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没事,你组织消费者代表团来吧,防疫的事我想办法。这个行业到了必须让消费者了解的时候了。消费需要透明,产业需要信心!”6月4日,孙希民沉思良久后决定对消费者特别开放。他说,“我们做企业的,应尽好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作为中国肉鸡养殖业龙头老大,孙希民告诉记者,由于规模养殖业对生物防疫要求极高,必须封闭式养殖和管理,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从欧洲引进快大型白羽肉鸡,30年来,除了专业人士和同行,这个行业从不对普通消费者开放。“速生鸡”事件发生后,信任危机蔓延,有人竟将45天出栏与药物催肥激素催长联系起来。 “这不能怨消费者,只能怨我们这个行业太闭塞了,只知道闷头生产,从不对社会公众做沟通宣介和科普。”孙希民直言。 于是,经过十多天的防疫准备,民和牧业成为业内第一个接受消费者参观的大型肉鸡规模养殖企业。当消费者从鸡苗孵化一直到屠宰加工分割,亲眼看遍民和牧业的全部生产环节后兴奋地离开,民和牧业工作人员就开始紧张的防疫消毒。其实,民和牧业早已在部分养殖加工环节设有参观走廊,这说明,企业一直致力于透明生产和管理。尽管如此,这次为了让消费者看得真切,即使屠宰加工车间已有参观走廊,孙希民仍决定:“不要让消费者隔着玻璃看,让大家全部进车间亲自察看亲自体验!”那是他对企业的信心,也是对消费者的真诚! 从上午8:30到下午4点,孙希民一直全程陪同消费者代表团并亲自讲解。他想亲自解开消费者心头的每一个疑团。他说,不否认个别养殖企业存在乱用药滥用药的问题,但中国的主流养殖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是好的。他希望消费者能全面了解现代规模养殖和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以及这个行业的主流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在做,这些人有着什么样的境界和理念,如何抓食品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