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画 张国华
在济南经二路与纬二路的路口,有好几栋老洋房,其中就包括德国驻济南的领事馆。 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纷纷拓展自己在山东半岛的势力,以谋求更多利益,济南是外事专管机关洋务局的所在地,各国解决问题或处理纠纷,都要与当局接洽。济南开埠后,清政府以“自开不同于约开”为由,婉拒了各国在济设立领事馆的要求,因此德、美、英、日等国就利用各种手段纷纷先斩后奏在济南商埠区设立领事馆,清廷及山东巡抚衙门也只得听之任之。 1903年6月,在德国政府的授意下,德商贝斯在其别墅内升起德国国旗、悬挂匾额,声称建立了德国领事馆。面对既成的事实,清政府只得妥协认可。8月德国领事馆正式挂牌,原德国驻济商办委员朗格为首任领事,除胶州、登州、莱州外(后两处归烟台领事馆管辖),全省的德中交涉事务均由该馆负责。该馆曾参与胶济铁路公司、德华银行以及各类洋行的开设和经营,对德国控制商埠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1945年5月,因德国在二战中战败,该馆撤销,同年11月,山东国民政府奉中华民国外交部令接收馆舍,人员均被遣返回国。 领事馆位于原市政府院内,分东西两楼,东楼是办公室兼职员宿舍,楼两端原各有木连廊连接北面的一栋两层小楼,现在原来的木连廊和北楼早已不见,所以外观较平,缺少变化,没有西楼更入画。西楼即为原贝斯别墅,后成了领事办公室与府邸,两层带阁楼和地下室,楼身四面视觉上都有变化,只可惜一介布衣能看的角度实在有限,在大门口伸长脖子往里看,使劲打量着西楼的东立面。楼的南面正冲着人行道,我倒可以透过路边的栅栏端详个够,所以画中选的也正是这个角度。画这幅画是在冬天,这个季节也正是建筑最分明的时候了,其实我一直想,冬季算不算大自然的“人体画”呢?风景中少了郁郁葱葱的遮拦,使得建筑结构都暴露出来。 屋顶采用了曾影响法国第二帝国时期建筑风格的孟莎式屋顶,为四坡两折,每一坡被折线分成上下两种坡度,下部坡较上部坡更陡,屋顶设老虎窗,这样的屋顶既增加了顶层可利用空间,又兼顾到了采光。入口在楼的西侧,两个罗马柱式的门廊,外墙一层窗台下为蘑菇石砌筑,地下室采光窗半露地面,八角形楼梯间延伸上去是八角形的穹顶与外墙裸露的木框架,穹顶一抹活泼的绿色。这座有着浓郁日耳曼乡村风格的别墅坐落在一片树林中,尤其显得静谧,让人一见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