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小册子,回家我得补补课” |
本报社区帮办联合芝罘区老龄办走进烟台山社区,现场发放200余本新老年法 | |
- 2013年07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7月7日讯(记者 曲彦霖 见习记者 崔靓 实习生 牛俊梅 通讯员 孙晓明) 7日上午,本报社区帮办携手芝罘区老龄办工作人员一起走进烟台山社区。除了平时的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此次活动还现场宣传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新老年法),并发放了关于新老年法的知识问卷。本次活动共吸引了200余人参与。 在本次帮办进社区活动中,新老年法咨询现场最火爆。7:40,离活动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张爱平大爷就来到了烟台山社区居委会门口,向居委会主任打听本报社区帮办来搞活动的消息。张爱平说,他生怕错过了这次答问卷的机会,所以今天早上到市场买完菜就来了,连早饭也没来得及吃。 从9:00至11:00,短短的两个小时,烟台山社区100多位居民填写了由芝罘区老龄办工作人员拟题的新老年法知识问答,但有不少老人对新出台的老年法缺乏了解。 现场的孙阿姨拿着一张问卷,像个小学生一样皱着眉头,苦思冥想了半天还是有一部分题答不上来。“老年人以遗嘱处分财产,应当为谁保留必要的份额?”孙阿姨在“生活困难的老伴”和“老年人的子女”两个选项上纠结起来。 为了让老年人了解新的老年法,本报记者和芝罘区老龄办现场发放了200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小册子。 拿到小册子后,孙阿姨高兴地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小册子,我就可以回家好好研究研究了,补补课,不懂法可不行!” “孝顺的孩子不用法律约束也会常回家,不孝顺的如果只是因为法律的约束回家杵着,那看着不是更上火。”在一间渔具店里,几位老钓友正在喝茶,听到记者的来意后,一边填写问卷一边讨论新老年法,尽管常回家看看被写进了新老年法,但他们称现在看来自己的生活似乎和以往并没有不同。 而一些年轻人在填写新老年法的问卷调查时感慨,常年在外地打工,想回趟家不容易。 据了解,市民所填写的新老年法知识问卷,将由本报和芝罘区老龄办根据答题情况和成绩评选出20名获奖者,他们将获得价值150元的波霸嘉度干红葡萄酒。获奖名单将于7月9日刊登在齐鲁晚报·今日烟台上,请敬大家及时关注! 此外,在现场看到最多的就是抱着旧家电进出烟台山社区居委会的市民的身影了。帮办义工埋头在几十件故障旧家电堆里,一直修到中午12点,最后索性将未修完的家电带回家,加班加点继续修。 最心急 提前一小时,来等“帮办” “活动什么时候开始啊?”上午8点10分,距离活动开始还有将近一个小时,已经有几十位居民早早在现场等待。 居民王美玉索性把需要维修的电器搬到了社区门口,“我先来排个号!”“我的收音机是前两年朋友送的,最近不出声了。咱们帮办能帮我修好吗?”家住阜民街的曲滋和焦急地询问,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开始耐心地等待。 上午9点,活动准时开始,早已准备好问题的居民们争抢着坐在需要咨询的帮办专家前开始询问。 “我的新房产证现在都没办下来,怎么办?”“我用了20年的电熨斗不喷气了还能修好吗?”疑问得到了帮办专家的一一解答后,居民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曲滋和感慨道:“帮办为咱老百姓做了实事儿啊!” 本报记者 曲彦霖 实习生 赵雁宾 人气王 两个多小时,修好十多件电器 一边仔细叮嘱前来维修的居民,一边用螺丝刀仔细检修每一个螺丝钉。“手嘴并用”的他满头大汗也顾不得擦一下。 他叫于培湖,是本报帮办走进烟台山社区的维修义工。凭借着十几年开家电维修店的经验和对义工活动的热爱,3年前,他加入了义工组织。每逢节假日,只要他有空,就会出现在义工活动的现场。 今天的活动现场,于培湖“人气爆棚”。上午9点,他一现身就立刻被居民用大大小小的电器“包围”了。维修经验十足的他,往往居民把问题一说,他就立刻知道是哪个部分出了故障。“这个风扇肯定是指示灯的电路短路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十多件“有毛病的”电器就被“治愈”了。 本报记者 柳斌 实习生 赵雁宾 最耐心 等了一上午,终于挨上号 年近80的岁曲奶奶,早上8点左右就用小推车推来了坏掉的录音机准备排队维修,但是现场要修的家电实在太多,她便坐在马扎上等着。想等到维修人员抽空帮她看看,可是没成想,一等就等了一上午。 看到曲阿姨在一旁坐了一上午,于师傅腾出手边的活,先帮她看了录音机。“可能是皮带坏了,这个录音机怎么说也有20年了。” 插上电源后,于师傅仔细检查了一遍,“估计我得带回去给您修了。”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后,阿姨拍着于师傅的肩膀说:“师傅啊,我不难为你,你能修好就修,修不好就算了,这个录音机就是倚老卖老啊。”曲师傅笑着回答说:“放心大妈,我一定给你修好,然后再给你送过来。” 本报记者 刘杭慧 实习生 李芳 挺担心 大雨过后护坡塌了,怕影响燃气 7日上午,赵女士来到烟台山居委会门前的帮办现场,她找到工作人员说,“俺家楼前燃气的保温墙坍塌下陷了,你们快去帮忙看看吧。”据赵女士介绍,楼前下陷的这块区域是前几天下大雨时出现的,下面就是燃气管道。 随后,记者随赵女士来到顺泰街13号楼前,在单元门西边的位置,记者看到了下陷的护坡,护坡大约宽20多厘米,下陷了约有10厘米。在下陷的地方有很多零散的石块。“以前下雨下雪都没塌过,前几天那场雨之后就榻了,就怕影响地下的天然气管道。 下午,记者联系了烟台新奥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的张师傅,张师傅告诉记者,接到反映后已经去过现场了,之后便向领导汇报了,应该很快就会有师傅去维修。对于赵女士的担心,张师傅表示,管道埋在地下大约有七八十厘米的位置,这个下陷一般情况下不会对管道造成影响。 本报记者 刘杭慧 实习生 李芳 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