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花女 今朝难觅踪迹鼎盛村落 后人不知来由 |
文/片本报记者张爽 | |
- 2013年07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如今的花牛王村只剩十几户人家,50多口人。 |
|
惠民县李庄镇北边有一个小村落名曰花牛王,全村仅一条街道,十余户人家。相传元朝末年,小村因绢花盛极一时,后因瘟疫村内居民所剩无几。村名虽被沿用至今,但难寻当年知情人,只有传说故事让后人细品当初。 当年踪迹无处寻 只有村名在 花牛王村位于滨州惠民县李庄镇北部,现如今已经跟大郭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初次听说这个村,记者并没有感到特别之处,只觉得村名颇有意思。家住惠民县李庄镇大周西村的周立起老人告诉记者,这个村子元代就已经存在了,其实真正的村名应该是花女王村。好奇之下,记者决定到村里一探究竟。但当记者驱车寻找这个村子时,却费了不少功夫。 从地图上看,花牛王村是在246省道东侧,惠民县申家桥附近。可来到申家桥附近,向当地的居民打听花牛王村时,却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村子。此时已经接近中午,辗转联系到提供线索的周立起老人,向他打听村子的具体位置。 吃过午饭,周立起骑车从家中赶来,由他带领路花牛王村。在路上,老人告诉记者,现在的花牛王村已经不是单独的一个行政村,在70年代前后,因为村里人口较少,就跟附近的郭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对外统一叫郭家村。“你们要是向外面的人打听郭家村在哪里,别人都知道。要是单说花牛王,知道的就很少了。因为两个村子合了有些年头,很多人也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村子。” 从李庄镇政府到花牛王村大约有30分钟。拐了几个弯之后,周立起老人将车停在了一个村子道路的一侧,下车指着路左侧的几处房子说:“这就是花牛王村。”普通的农家院落,夹杂在砖瓦房之间的土培矮屋。周立起老人带记者穿过一条小胡同,来到一条大约有4米宽的土路上,“这就是花牛王村的主街道。这个村子很小,只有这一个街道,虽然前后都有人家,但是只有这个路两旁的十来户人家才是真正花牛王村的村民。” 孟氏做花谋生计 小村因花而得名 记者大体测量了一下,这条所谓的主街道宽度也不过4米左右,从花牛王村头走到村尾用不了5分钟。因为正是中午时分,外出活动的村民很少。走在这条道路上,很难想象几百年前的样子,转了一圈,竟然连一个村碑也没有找到。向村民打听村子的故事,只知道叫花牛王村,别的都不再知晓。记者一度开始怀疑,会不会这仅仅是单纯的一个名字,而没有任何的故事,周立起老人向记者道出了这样一个传说。 周立起老人年轻时,家中是远近闻名的木匠。早年跟随父亲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也在当地听说了不少有趣的传说。花牛王村就是其中的一个。 早在元朝的时候,曹州有位名叫王君兰的秀才学识丰富,被当时的定陶县知府知晓,要破格提拔为县丞。然而定陶县的县令却因为王君兰性格刚直,不会溜须拍马,经常遭到县令的百般刁难。县令还肆意欺压百姓,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王君兰对于这样的事情非常气愤,发誓终身不再步入仕途。于是便带着妻儿离开,来到了当时的棣州城南五十里的王家庄(在今惠民县李庄镇北郭村村西),在这里成了一位教书先生。 王君兰有一妻两女,一家五口仅凭着他教书赚来的微薄收入,根本不够家人的开支。人生地不熟,根本就求助无援。要怎么办呢?王君兰的妻子忽然想到了一条生计,不仅解决了一家人的开支,还让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远近闻名。 王君兰的妻子孟氏是一位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时候有人制作绢花摆在家中加以点缀,或女子用来装饰头发、衣物等。孟氏就想要将绘画技艺与手工做花相结合,制作绢花贴补家用。于是他向王秀才说明了想法,王秀才同意之后,便购来了绸、绢、绫等材料精心研制起来。如何剪花瓣儿和花叶儿,如何缠花梗儿,如何拼色、组合等,各种工艺反复试制,终于成功了。做出的成品牡丹花、芙桑花、玫瑰花、月季花等都和刚摘下来的鲜花一样,可以说是以假乱真。 这个营生当时在棣州一带独一无二,每天上他家求购绢花的人络绎不绝,故而生意一天天做大,没有两年的时间,王家庄的绢花便远近闻名,就连外地的商贩也到这里来购买。 村里人见王秀才一家做绢花发了财,也都纷纷登门向孟氏求艺。孟氏对于登门求艺的村民毫不保留地将制作绢花的手艺全部传授。不长时间,村里的许多居民就都学会了,绢花也就成为了王家村的特产标志。每当到秋后农闲的时候,花贩们就到村里来上门等货。有的时候花贩们为了购买到绢花,直接住在村里。由于绢花是由村里的花女所做,花贩们直接和花女们洽谈生意,久而久之,花贩们就干脆将王家庄改称为“花女王庄”。 时到元末明初,战争频繁,瘟疫流行,年轻男子被抓走当了兵,染上瘟疫的人大量死亡。棣州一代人烟日渐稀少。花女王村的人也所剩无几,绢花手艺灭绝。二百多户人家的大村缩小到几户。年代久远了,花女王村的绢花名声淡漠了,村名也随之讹传谓“花牛王家”。 村养花牛无人敌 后人乐道花牛王 花女的传说虽然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许多人愿意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不过,记者在花牛王村里走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叫王佃峰的老人,他在这个村里生活了近70年。 他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我小的时候,曾经听我父亲说过关于我们村名,和以前村里养的一头大花牛有关。”据说在解放以前,这个村子还叫王家庄,而牛作为农作时的劳动力,不仅仅是王家庄,周边的村子里都会养牛。然而,这个村里曾经一户人家养的牛特别大,比平时的牛要大出许多,可谓是牛中之王。周围村里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慕名而来欣赏这头大花牛的风采,知道的人多了,来村里看牛的人也多了,让原本并不热闹的小村瞬间有名起来。 时间一长,人们对于这个村子原本的名字就淡忘了,久而久之却记住了这个村里有一头大花牛,索性人们直接将村名改为“花牛王村”。村名由此而来。这个村子主要以种植大蒜、棉花为生,人们忙于农事,渐渐也就没有人记得这个村子的由来,只留一条街道和十余户人家的景象,让后人遐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