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伯成
章丘“章女之墓丘也” 女郎山地处章丘中心地带,总面积2.7平方公里,分前山后山。海拔116.7米,前山东西有1公里左右,后山南北长1公里有余,从地图上看,从北京到此无一山岭丘地,有天安门影壁之说。前山西高东低像一头牛,传说明朝朱洪武小时在此放牛,后来他把牛杀死后,将头埋在西山头,牛尾埋在东山头,当拉牛尾巴时,发出“哞哞”的叫声,又称为“金牛山”。 据明清县志《三齐记》文,西汉太守章亥有三女,溺死后葬于此山,而得“女郎山”之名。在东山峰下有一丘为章亥女墓,并有女郎祠,章丘“章女之墓丘也”。清嘉庆四年(1799年)山上有松千余株,又称万松山。女郎山不大而清秀,峰不高而壮观。山上有三阳洞,相传是金葆光子学道之处。三阳洞分有东西二洞穴,传说东穴可通东海,西为玉皇阁,三清殿。金代县令刘思温曾于山上建“甘澍亭”;明万历年间,知县王振熙在三阳洞东建大观楼;民国初建灶君庙、鲁班庙、戏楼。山下有真武庙、山神庙、八腊庙、关帝庙、历邑坛、社稷坛等,古楼名刹,绿树参天,山光林影,烟柳溪桥,远近映带,如若画中,堪称女郎山之大观。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来此登山喜临,探奇览胜,借景抒情,为女郎山留下美好篇章。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李开先被罢官后住章丘城常登此山,曾写五律《游女郎山》一诗,头两句:“平野千余里,南来首此山。”意思是说从京城向南千余里,女郎山是第一座山。最后几句“报国心犹赤,还乡鬓已斑。凭高堪望远,西北是燕关。”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心情。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年已57岁的蒲松岭先生曾先后两次游女郎山,写下七律两首,其中一首曰:“当年曾此葬双环,骚客凭临泪色斑。远翠飘摇青郭外,小坟杂沓乱云间。秋郊罗袜迷榛梗,月夜霜风冷佩环。旧迹不知何处去,于今空说女郎山。”表现出作者命运多舛的忧愤。民国时期,军阀混乱,张鸣九祸章丘,山上名胜古迹惨遭破坏,成为荒山土岭。 佛风日盛下的女郎山庙会 女郎山庙会,是章丘最早的庙会之一。据清康熙三十年《县志》载:南北朝时,尚佛风日盛,女郎山一带大兴庙宇,游人、香客纷至沓来,后渐有商贩加入。庙会开始时,鼓乐齐鸣,仪仗前导,僧道奏乐,诵经接驾,迎神至庙。此时,漫山遍野布满商贾游人,日达数万。赶会者远有青州、潍县、惠民、泰安、莱芜等商贾墨客;近有北至黄河,南至齐长城小贩游人。酒肆茶坊,摊贩货棚,飞帘远眺,若蜂屯蚁聚。 女郎山庙会更以其绕山设市、摊点错落有致而独具特色。从旧章丘城北穿北关街至山顶,摊棚林立,游贩穿行叫卖于游客之中。山上有戏台数座,三清殿、娘娘宫、玉皇阁。前面所立大观楼乃明朝万历年间知县王振熙所建,内山墙上有一小石碣,上刻雪蓑题李开先诗:“平野千余里,南来首此山”。西侧为木货市,出售建筑木材。还有农具市,销售锄、镰、锨、镢、杈把、扫帚、木耙、扬锨、草腰子等麦收农具。向北是布匹市、京广货市、皮货市、铁货市、山果市等,俗有“八大棚”之说。山下真武庙园内是花市,专门销售花卉、盆景,称之“花园”。 除山货之外,饮食和玩具市场更是热闹非常。如卖茶汤的,开水冲炒面成糊,上面撒上红糖,食而甘香。冰糖葫芦、欢喜团儿、豇米糕、脆萝卜、地瓜片儿等,尤为儿童喜食。玩具市场最为花哨:卖“鬼脸儿”的,卖竹木刀枪的,卖拨浪鼓的,卖把不倒的,卖化石猴儿的,应有尽有。木玩具中的“哗啦棒”最受儿童喜欢。 娱乐杂耍为山庙会添彩助兴。山顶戏楼聘请剧团演出戏剧,空场平地为民间艺人表演。有变戏法的,有耍刀枪的,有耍猴、跑马戏的,有说大鼓书、练气功的。每演几个节目,艺人即绕场募钱。只有“拉洋片”的是按座收钱。每场3座、4座不等。艺人立于箱前,边操纵画片轮转,边以唱词解说:“往里瞧来,往里观,花花世界在里边……”箱顶悬一套锣鼓,以机线相连,拉动机线即可为艺人伴奏。“哎——看了上篇,你再看下篇呀!下篇的光景更比上篇玄哪——咯卟隆咚锵,锵锵锵……”说说唱唱,局外人不知道箱中所演何剧,只是急得心痒痒,身不由己掏钱一探究竟。庙会上人山人海,场面可谓热闹非凡。 在民国初期,庙会最盛。解放后,庙会便渐渐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