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捕捉这样的眼神,它是文学之中的文学,它是越摊越薄的文学之饼的核心。
□张 炜
想到我们自己的写作,还包括我们读过的当代作品,更包括翻译过来的一些国外作品,我们常常感受的不足是什么?许多篇章很吸引人,形象生动,故事曲折,似乎也不乏深刻——不能说是浅薄——好像一切的文学指标都抵达了,真的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了。但是仍然还觉得缺点什么,有些不满足,有些无法言说的遗憾。慢慢想下去,想找出这其中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类似的文字几乎有一个共通的特征,就是扑面而来的现实感——因为这些内容和气息过于熟悉和单一,总觉得作者被当下生活裹得太紧、埋得太深,像是陷在了日常生活的一个深洞里,像是埋在了八层、十二层的深处,在里面尽情地泣哭或欢乐。我们大家都挤在这里,在这样的地方纠缠,在这样的深处痛苦或欢乐。所以我们希望能稍稍离开一点,能透透气。我们想从这些文字中感受一点必要的空间和距离,比如对当代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十二分熟悉的生活的——一点点疏离。 比如走在大街上、广场上,可以看到所有人都在那儿活动,在专注地锻炼,跑和跳,走动,这些人的举止和眼神让人太熟悉了,所以并不能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主要是他们脸上的神情是大致一样的。我们不知道这些人分别在想些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思想的方向和思维的习惯,就是说,他们跟我们大家都大同小异,烟火气是接近的。这时候如果走过来一个人,他特别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不是他的穿着和其他方面有什么特殊,不是特异的形体五官造成的效果,而仅仅是他的神情与众不同,他的脸上有一种疏离的神情。 这种神情很难具体勾画,但这里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疏离。因为这四周的事物照样进入了他的视界,他将一切看在眼里,又像是压根儿就没有看;走神,又像没有走神。他与面前的这个现实世界似乎有一种深长的距离感。这可能是心的距离,而不是物理的距离。于是这个人一下就从人群里分离出来了。脑子有病的人才经常走神儿,可是我们看到的这个人分明是正常的,却又有一种疏离的神情,那他很可能是非同一般的人。 他可能有无法消逝和遣散的、经过了强化的更遥远的思想,也可能心怀着某种大心事,只不过在表面上和大家一样度过日常生活而已。肯定是一种特别的心绪,把他的神情牵拉得离大家很远。 这里不过是一种比喻,用来说明我们的当代作家缺乏那种牵拉得很远的某一种思绪、某一种大心事,于是作品就没有一副跟当代生活产生自然而然的疏离的神情。有时候很遥远、很终极、很本源的一些东西,在一部分人那里应该是时时泛醒着的,那样它就会把他的神情从世俗的烟火气中牵引开来——哪怕只是稍微地拉开一点、荡开一点,其笔下流泻而出的文字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然这需要的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而丝毫不能是刻意的。 一个很敏感的人,也就难以不思考、不牵挂,更不会遗忘那些离现在似乎很遥远的一些存在:我们最终要抵达的那个点有多么远,我们对神秘世界不可知的恐惧与好奇,大欣喜大苦恼,各种东西都装在心里,无论世俗生活如何逼迫,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等等现实的痛苦和窘迫,都不能让他放下这一切悠思。他又一次走神了。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稍稍陌生的、恍惚的眼神。 我们会捕捉这样的眼神,它是文学之中的文学,它是越摊越薄的文学之饼的核心。 当然,光有这个核心也不行,那样也就没有了文学的体量和内容。我们非但不排斥当下具体、真切的社会情感,而且主张从这里出发。许多时候的“心不在焉”,恰恰是生命最本能的觉悟力在发生作用。我们埋在日常生活中太深,所以那种觉悟力往往给淹没了。我们平时不得不拿出全部的精力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就忘记了追问一些根本性的大问题。 另有一些特异的生命,虽然也和我们一起在当下潜泳,但他们的神思却会时不时地浮到日常生活的洋面之上。
(本文作者为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