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不妨从这次活动中吸取一点经验,让更多的监督力量参与进来,把日常的食品监管也变成公开的“活动”。 □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15日,青岛市食安、工商等部门成立五个抽样组,和市民代表一起走进各大超市和市场,针对市民最关注的十大食品进行抽样,这十大食品是此前几万名青岛市民通过网络投票选出来的。(今日本报A05版) 抽检什么食品由老百姓确定,抽检过程有市民代表参加,检测结果也会公布,这种让老百姓参与的形式对于提振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很有好处,远比一纸写着“90%以上产品合格”的检测报告让人信服。对于那些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职能部门的监督不妨多做些这样的工作,走出闭门管理的旧思路。 食品安全问题和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监管工作也得跟上人们的现实需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让很多人产生担忧。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常吃的、身边市场就能买到的那些食品到底有没有问题。前不久,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国产产品好于国外品牌”的调查结论,又没能指出到底哪些洋奶粉有问题,就引来了广泛的批评。这次青岛组织的食品抽检活动,是对老百姓现实需求的及时回应,这种开放式、参与式的监管值得肯定。 抽检活动允许市民参与,有助于人们更科学地判断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此前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人想通过第三方机构,自己拿“可疑”食品去做检测,却发现摸不着门路,因为根本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标准、检测哪些指标;即便舍得花钱,把所有的指标都做一遍,也未必就能发现问题。现有的信息不充分,自己做检测又不现实,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一旦某种食品曝出安全问题,往往会对一个产业造成冲击,很多无辜的商家也会“中枪”。青岛的这次活动让市民全程参与,实际上也是一次科普活动,让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当然,要想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日常的监管工作更要做好,参与式的抽检活动毕竟不是监管的常态。现在很多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些甚至是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如果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够按照规定做到严格监管,问题食品也就没机会上老百姓的餐桌了。更何况,一旦食品商家掌握了应付抽检活动的窍门,活动也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相反,如果抽检的结果和人们的普遍感受不相符,还会让老百姓对监管部门的公信力产生质疑。 其实,要想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不妨从这次活动中吸取一点经验,让更多的监督力量参与进来。比方说,监管部门对哪些食品进行了例行抽检、检测了哪些指标、结果是什么样的,这些都可以公开,让关心食品安全的人能够更方便地监督政府的工作,把日常的食品监管也变成公开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