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元 高考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关口,梦想可能就从这里起航,那段经历往往会终生难忘,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作为烟台二中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统考的,时光荏苒,不觉已走过了58个年头,蓦然回首,有些情景好像就发生在眼前。 那年高考跟现在一样,也分文理两大科类,出于对写作的爱好,加上心中还有一个“作家梦”,后来便选择了考文科。虽然高考是分科进行的,但高中三年一直都不分文理班,各门功课都要认真学习好,不得偏废。直到高三下学期毕业考试之后,只剩下仅仅一两个月的时间,文理两类考生才开始在相关学科老师的辅导下,分别进行复习。备考时间相当仓促,没有什么辅导材料,主要靠自己独立进行。不过,当时没像现在的考生这样感到负担有多么重。 建国初期,考生不像现在数量这么多,除一中外,二中只有两个高中毕业班,考点设在一中。考试那天,我和其他考生一样,早早就步行去考点等候,没见有家长陪送的。开考的铃声响过后,各自找到自己的考场,按照准考证上的号码坐下。这时,两位监考老师便强调几条考场纪律,之后开始发卷,答卷。监考老师很严肃认真,但考场内外的气氛,并没有现在这样严峻,甚而给人以“恐怖感”。第一门考的是语文,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记得那年的作文题是“你准备做一个怎样的大学生”,题目很有诱惑力,也不太难写,内容离不开当时提倡的“三好”,即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考生们写得都挺顺手,有些考生提前交了卷。第一门考语文,这已成了高考的惯例。接下来的考试科目是政治、历史、地理。文科不考数学和外语。当时没听说考场里出现过速记现象,一切似乎都很平稳、顺利。 考试结束后便进行填报志愿,文科考生的选择范围较小,除了几所综合性大学外,就是师范院校了,那是我不想走教学这条路,所以只能选择综合大学。按规定,每个考生,可报三个志愿,每个志愿只能填报一所学校。由于那时看不到各校的信息资料,也不知道它们录取的分数档次如何,所以填报志愿时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后来在十分犹豫和困惑之中,我干脆按地缘把离家最近的山东大学填在第一志愿栏里,后来依次是北大、厦门大学。一个多月后,邮递员把山大的录取通知书送到了我家门口。进了大学之后,我才发现那志愿报得很不理智。高考志愿本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又需要慎之又慎的重要环节,我却处理得过于简单化了,不过,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考了多少分。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家里便开始为我准备行李。外出上学总得有个盛放日用用品和衣物的行李箱,买不起新的,我就和父亲去破烂市花五块钱买了个旧的小柳条箱。就是这个旧箱子,陪伴我在外地学习和工作了将近二十年,对它,真的有了感情,所以直到现在我也舍不得丢弃,放在棚子里留作纪念。临行时,父亲把我送到了烟台汽车站,目送着我上了车,便返回家里,我则在崎岖的土路上颠簸了大半天,傍晚时分,才到了地处郊区四方的青岛汽车站。下车后,听说这里离市区学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真的把我吓呆了,便四处张望想办法,幸好发现了山大的迎新汽车,我便急忙跑过去上了车,这时,吊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汽车开到学校时已是灯火通明的夜晚了。当时的通讯条件相当差,要打电话必须跑到市里的邮局去,无奈只好等到第二天抓紧时间给家里写封信,投到邮箱里,向家里人报个平安,让父母亲放心,只是这封信要在三天之后才能收到。 联想到五十八年后的今天,考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试难度明显比当年加重了,其承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了,当然,现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都比我们当年优越得多,一切信息资料都比较公开透明,这就极大地避免了报考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