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任让我们将救援进行到底” |
滨州军分区修械所义务救援队7年捞起30多具尸体,每年自掏万元保养设备文/片本报记者刘涛 | |
- 2013年07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每次救援,义务救援队就会出现在施救水域。 (资料片) | | 李晓勇(左五)和他的救援队。 |
|
这个军区组织没有“番号”,却一直活跃在救援一线;没有军人身份,却处处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们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部分人员还带着伤病,但只要是救援,即使再难,也会冲上前线。这支救援队来自于济南军区滨州军分区修械所,7年来多的时间里,他们义务组织水中救援任务,共打捞起30余具不幸遇难者的尸体。 意外救援 维修工变水上救援兵 来到滨州军分区修械所,员工们正紧张忙碌着各自的工作,有的在焊接机械,有的在修车......很难将他们与“救援队”联系在一起。但就是修械所的这些员工,用七年时间义务打捞起30余具逝者遗体,成为滨州名副其实的水上救援队,而这一切要从一场水上保卫工作说起。 2000年初,滨州开始搞“四环五海”建设,那时,中海刚刚建成,一次大型水上项目比赛在此上演。为了保证参赛者的人身安全,市政府委托军分区做好水上安全保卫工作。军分区一直以来拥有四艘冲锋舟,将其用作民兵装备,借着这次比赛,它们临时被用于海上保卫工作。由于军分区士兵少,承担海上保卫的工作暂时由军分区修械所负责,也是从那时起,军分区修械所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水中救援的主力。 修械所的员工们在那次水上项目比赛中出色地完成了水上安全保卫工作,时任滨州市市委书记的孙德汉称赞他们工作做得好,亲切地将这个团队比喻为“中海的北海舰队”,这既是对他们的鼓励也是鞭策。此后,这支仅拥有四艘冲锋舟的“北海舰队”,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服役”。 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水上救援是从2006年5月份开始的。凌晨5点钟,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熟睡中的“救援队”队长李晓勇吵醒,他的一位朋友在别人的委托下,匆匆赶来向他求救,称有人在中海落水,希望能借用修械所的冲锋舟。 得知情况后,李晓勇迅速召集队员奔赴中海,从召集到出发再到目的地,前后仅用了半个小时,现场队员们用渔网打捞,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落水者尸体打捞上岸。 “这一次,我们‘一捞成名’,此后,只要遇到水上救援,110、消防都会给我们打电话,从此,我们从普通的维修工变成了水上救援兵。”李晓勇说。 自制工具 24小时随时待命救援 在修械所院内,两艘冲锋舟被牢牢地固定在台车上。据员工们介绍,一艘冲锋舟重达1吨,需要有20多个人才能将其抬起,为了节约救援时间,队员们事先都将冲锋舟挪到台车上,等到救援时,以便随时可以运走。 平时,一次救援行动往往需要10余人参加,临时召人也是件难事,更何况救援行动来得突然。为保证救援效率,修械所的每一名职工,都随时可能参与到救援行动中去,成为救援队的一分子。 夏天,溺水事件频发,李晓勇要求队员们的手机24小时开通,随时等待救援命令。修械所值班室24小时轮流值班,只要有救援电话打到修械所,保证有人接听。 有时,救援电话半夜三更打到李晓勇那里,他就临时调度队员。“修械所院内住的队员穿好救援服统一在院内集合,院外住的队员则在马路上等候救援车,再远的就直接赶到救援地点。”李晓勇说,这样不仅提高效率,还可保证救援力量。 救援队员不是军人,却处处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只要接到救援命令,队员无论在哪里,都要赶到现场。”李晓勇说。有一年中秋节,救援队员颜丙勇一大早开车带着妻儿到沾化老家过中秋,车刚到滨北,他就接到电话称,中海有人落水,速回支援。接完电话后,颜丙勇马上调转车头往中海方向赶,那次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将落水者遗体打捞上岸,等忙完后,颜丙勇又赶回沾化老家。 据颜丙勇介绍,一艘冲锋舟上有4个人,一个负责掌舵,一个负责保障,两个负责打捞。而他主要负责用钩子捞人。 救援队虽然在日常救援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但在现场总会有意外发生。一次,救援队到邹平去救援,队长李晓勇负责现场指挥,当时由于死者遗体迟迟未能打捞上岸,情急之中的他站在岸边石阶上踱来踱去,一不小心踩到石阶上的青苔,滑进水里,幸亏周围人发现及时,将其救上岸,“我不会游泳,要不是别人救我,估计我的命也搭上了。” 据了解,救援队里所有的成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救援培训,大多数不会游泳,就连他们的救援工具也是队员们亲手做的,他们完全凭着经验与一颗责任心,将救援进行到底。 不惜一切 只为给死者以告慰 办公室里,七八名救援队员穿着迷彩服整齐地坐在沙发上,他们中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32岁,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虽然年龄上参差不齐,但只要接到救援命令,他们毫不懈怠,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到第一线。现在他们已参与了30余次救援行动,每一次都惊心动魄,让人难忘。 “老弱病残”是李晓勇对当前修械所救援队的评价,乍听起来,虽说有些刺耳,但事实确实如此。救援队成员年龄暂且不说,队员们的身体状况也引人担忧。 李俊年作为救援队的一名成员,曾参加过两次救援行动。2006年,他被查出患有胃癌,3/4的胃被切除。手术后,他虽然不能上一线参与救援,但仍在为救援行动默默奉献着。李俊年脑子活、手巧,救援用的耙子、钩子以及托运冲锋舟的台车都是出自他的手。他虽然有病在身,但却一直在奉献着,他说想用自己的行动给逝者以安慰。 李建刚是修械所的一名汽车修理工,三年前,患上股骨头坏死,至今走路还一瘸一拐。修械所的冲锋舟由于年久失修,发动机有时会出现运行障碍等问题,为了保证救援人员安全,每次救援行动,李建刚都是在队友的搀扶下,忍受肉体上的痛苦咬牙坚持登上冲锋舟,以应对救援过程中发电机运行出现的异常。“有他在,我们就像吃了颗定心丸。”李晓勇说,其他队员也有些身体出现问题的,但在救援行动面前没有一个退缩的。 队员刘义伟还清楚地记着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者的情景。2011年,秦台水库6人溺水身亡,刘义伟第一次参加打捞救援行动,除在岸边协助队友工作外,就是负责将打捞出的尸体抱到旁边救护车上,“当时没有感到害怕,只有感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对逝者的惋惜。” 队员苏磊之前对救援队的付出很不理解,“我们只是修理机械的,我们不是军人,救援也不是我们份内的事,为啥我们还要揽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活。”这是以前苏磊经常问自己的话。直到在白鹭湖那次打捞救援行动中,他深刻感受到了死者亲人的无助。当围观者向他们高呼感激的话语时,心里那种荣耀顿时从心中油然升起,“从那时起,我开始意识到我们打捞死者的意义,我们工作的重要性。” 经历7年多的历练,救援队成员才意识到,没有番号、没有表彰、没有资金补贴已不是最大困难,无偿服务之外每年还要自掏几万块钱为设备维修保养,他们也早已不在乎。在交谈中,“告慰、安慰、惋惜”从他们口中反复提到,7年的救援经历,使他们在改变别人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虽然明明知道死者已去,但还是要将逝者的遗体打捞上岸。在他们看来,给亡者以告慰,给生者以安慰,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