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几乎没用咪表就要拆了 |
管理方称投资千万亏损严重 | |
- 2013年07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7日,泺源大街上被撞歪的咪表,机芯已无踪影。 本报记者 张中 摄 | | | | 17日,济南泺源大街一台咪表顶盖被揭,内部线路板被掏空。
本报记者 张中 摄 |
|
本报济南7月17日讯(记者 董钊) 17日,济南泺源大街东口西北角,写着“停车诱导系统试运行(咪表)”的指示牌被拆除。在泺源大街存在三年的咪表,即将迎来最终的结局——停用并拆除。每台动辄上万元的咪表,作为“停车计时刷卡收费”的先进管理工具,却在济南遭遇“水土不服”,很久前已沦为标记停车位的摆设。 17日,随着泺源大街施工进程的推进,两侧辅道逐渐向行人和车辆开放。在附近一家单位工作的王先生又开始将车停在辅道一侧靠近咪表的位置。多年来他一直在此处停车,这次,他察觉到了变化——咪表停车位没有管理人员前来收费,新铺的路面也没有原本划有的停车位标线。 相关部门人士表示,泺源大街两侧共245块咪表将停用。“咪表存在三年,但它的功能发挥与起初设想差距太大。” 2012年8月,针对泺源大街的改造就已提上日程。按照原方案,利用非机动车道的多余空间(约3.25米),在泺源大街上开辟新的集散车道,满足车辆进出需求和路口专用右转通行需求。也就是说,现在咪表停车的位置将被行车道取代。 另外,济南市“主干道禁停”的工作也在缓慢推进。济南市针对目前较为普遍且严重的停车乱象,年内,包括泺源大街在内的多条主干道将逐步取消辅道、人行道临时停车场。可预见的是,没有了停车位,咪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按照设想,咪表的使用将在很大程度上规范计时收费、提高车位循环效率。但是运营不久,问题就逐渐暴露。“有些人以各种理由不交费、有些人交了一小时的费用却停一天。” 咪表管理方济南科溢交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没有接到济南停用咪表的正式通知。该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三年来的运行效果不理想,一千多万元的投入亏损严重。 咪表计时收费模式此前在美国、欧洲一些国家运行良好,但在国内屡遭挫折,早在2003年,威海市就曾引进咪表,后来遭遇停摆危机;在广州,咪表也屡遭破坏。 “先进管理”仍靠人工,计时缴费全凭自觉 智能咪表,来济南就变笨了 本报记者 董钊 咪表这种停车诱导管理模式,在引进济南之前,有过不少成功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多是来自西方国家或者香港地区。这种一台动辄上万的昂贵“舶来品”在济南泺源大街上出现之初,其前景如何就曾引起各方揣测。如今咪表运行的窘状,在不少市民、业界人士乃至交通管理者看来,并不算是意料之外。 设想:加强车位循环 现状:很多车一停就是一天 按照最初设想,运行咪表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计时收费的方式,让路内停车位有效循环,杜绝有些车辆一停就是大半天的现象。然而,咪表运行三年,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变。 在泺源大街上一家公司上班的陈女士,用“捉迷藏”来形容她每次上下班停车、开车的经历。由于单位没有停车位,她的车辆只能停在泺源大街的两侧辅道。在咪表运行之初,停车管理人员看到有车过来,严格按照2元/小时收费,这让每天工作至少8小时的陈女士难以招架。 “后来我就交2元钱,说停一会儿就走。”可陈女士的小聪明很快被管理员发现,遭到多次警告。之后她就趁管理人员不在或者给其他车辆收费时,抓紧停车开溜。 一名停车收费管理人员也有一肚子委屈。“有些人给个一元两元,一停就是一天。有些人一要他交费,就大发脾气……” 按管理部门原先设计,咪表计时收费的停车位,是为车主临时停车所用。“停车位要循环起来,在沿街单位上班车主的车不适合停在这里,会占用太多停车资源。”交警部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设想:刷卡收费智能高效 现状:收费靠人工,还能讲个价 “只需轻按几个键,再一刷卡,便可完成停车缴费过程。”这是咪表刚到济南之初,管理方和公众预想的咪表优势。如今看来,这样的功能已经丧失。 对许多人来说,咪表成了提示停车位的标志。“看见有咪表在,就说明停在这里不会贴罚单。”在泉城广场附近上班的张志说。 很长一段时间内,咪表收费依然是依靠人工。一位停车收费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正是因为人工收费,也就让驾驶人有了讨价还价的余地。“有人给一元两元的,也有给三元五元的,都不一定。只要大差不差,也没法和驾驶员去计较,计较多了就会招脸色。”收费不规范,间接加剧停车超时现象。按照规划,咪表停车最长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而实际上,停一天的车有很多。收费管理人员一般以提醒为主,但多数车主对车窗上的超时提醒置若罔闻。交警部门曾酝酿依法处罚超时车辆,但最终未果。 按照咪表的设计,车主可以在仪器上刷一卡通,但是普及效果不理想,这也是收费靠人工的原因。 咪表被引进济南的初衷就是发展智能交通。如果实现了咪表刷卡计时收费,有关数据将传至后台,实现通讯连接,从而实现停车智能化管理。但是,这种想法最终还是落空了。 多方猜测: 拆下的咪表 去向何方? 本报记者 董钊 按照咪表管理方济南科溢交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的说法,这些咪表系统主要是采用企业投入的方式,“企业投入了一千多万,目前来看亏损比较严重。” 三年来,针对咪表的“水土不服”,各方对咪表去向存在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咪表不适应现在的交通现状,会彻底淡出济南的道路;也有人认为,咪表会选择更适合的路段再次试点。 济南科溢交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咪表之所以面临诸多困难,主要是因为收费乏力。“如果对超时停车有相应处罚措施,那么收费管理就会逐渐规范。” 按照原来引进咪表的初衷,咪表将为城市中心区的阶梯式停车收费进行先行试验,但这一效果也没有实现。目前《济南市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办法》已于今年5月1日出台,但有关阶梯式收费的具体举措尚未有明确说法。 咪表“难兄营”: 海口10年4换 北京闲置95% 据介绍,从1999年至今,北京一共安装了近1万台咪表,结果多数沦为“街头弃儿”。根据2010年的统计,北京大约有95%的咪表处在闲置甚至废弃状态,其中不少已经被严重损坏。一台咪表从最初进口的高达几万元,到后来国产也需要上万元。咪表成为昂贵的街头“摆设”。 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城市开始陆续引进咪表,以改变停车难、停车乱的混乱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采用过咪表管理停车的城市至少有50个:北京从1999年开始应用咪表,但绝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武汉全市咪表使用率不足10%,沦为街头摆设;海口10年间4次更换咪表设备,民众无所适从,咪表项目名声扫地;哈尔滨咪表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另外,杭州、南昌、石家庄和长沙等城市,咪表应用也纠纷不断,相关部门干脆叫停了咪表项目。 本报记者 董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