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学泉
既然省城鼓励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向路人开放公厕,那么,像人口密集小区周边的一些大中型单位,也可以尝试开放停车场或大院,给附近居民一个锻炼空间。 据《齐鲁晚报》报道,省城不少老年人反映,想跳广场舞为找地儿犯难。在小区跳吧,邻居嫌吵,在马路边跳吧,呼吸汽车尾气不说,还比较危险。 作为即将跨入老年人行列的一员,笔者觉得,“跳舞难”和“入园难”、“停车难”等问题大同小异,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资源需求方面的差别,实际上都折射出了社会发展制度建设的滞后和社会公共政策存在的不足。据手头资料,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突破2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这种“银发潮”步伐的加快,提醒我们不能停留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层面,还要注重与精神文化生活相匹配。在目前省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存在欠账,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是“借梯上楼”,深入挖潜,腾挪空间,缓解需求;二是老年人的锻炼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只是拘泥于跳广场舞。 笔者由此想到,既然省城鼓励沿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向路人开放公厕,那么,像人口密集小区周边的一些大中型单位,也可以尝试开放停车场或大院,给附近居民一个锻炼空间。位于笔者家门口的山大洪家楼校区就是一个例子,笔者几乎每天都到校园内锻炼,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避开学生上课的地方组织跳老年舞,其乐融融,令人羡慕。 其实,跳舞场地匮乏还与一些老年人喜欢“大兵团”活动有关。倘若有意识地进行分流、化整为零,找个合适的地儿应该并不难。还有,老年人锻炼的形式完全可以多样化,比如打太极拳、练气功、唱歌唱戏等等,可以避开场地制约的问题。 当然,无论是集体跳舞还是唱歌,都要考虑和兼顾到他人利益,尤其要适度控制音量,切忌发生噪音扰民。把动静闹大了惹人烦,往轻了说是不讲文明,往重了说则有违公德良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