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近期,山东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致使菜价迅速上涨,居民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一些消费者直呼三伏天吃上了“过年菜”。 在房价、油价“涨”声不断的背景下,菜价的上涨很容易被忽略。在有些人看来,买菜不比买房,用不着借债贷款,但菜价并非小事,每斤几毛钱的涨幅看上去不起眼,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制造的压力却是巨大的。房贵的话,改善住房的需求还可以缓一缓,而吃菜是真正的“刚需”。与楼市和车市相比,菜市应该是更大的民生,更值得地方政府下大力气去稳定。 眼下的菜价上涨确实与天气有很大关系,比如持续阴雨导致减产,交通不便又影响了蔬菜流通。天气影响菜价,在不少城市几乎成了“四季歌”,下雨导致涨价,下雪也导致涨价。市民“看天吃菜”,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蔬菜供应体系的脆弱。以往遇到类似问题,地方政府通常都会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发放补贴、开启绿色通道等措施,来稳定菜价。这些措施用于应急未尝不可,但仅限于此,也是治标不治本。事实上,几乎每一波菜价上涨的背后都伴随着菜农亏损的现实,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努力改进目前的生产销售模式。 在一些地方,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曾经遍布郊区的城市菜地逐渐消失了。即便一些大众蔬菜在城市周边都已经无迹可寻,国内多数大城市的蔬菜自给率都不足三成,在北京甚至只有一成。昔日菜地变成CBD,带来的是丰厚的土地出让收入和税收,一些城市管理者看到这些也颇为骄傲。但是逐渐远离城市的菜地也拉长了城市的蔬菜供应链。从菜农到消费者,流通的环节越来越多,成本也越来越高。分散的小农经营,更降低了这种产销模式的抗风险性,“看天吃菜”也就成了常事。 一些地方也明白问题的症结,只是缺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动力。虽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也是中央的要求,但是“菜篮子”工程在一些地方似乎不如其他工程更受重视。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一些公务人员对于普通市民的压力缺乏感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标,一些城市重视绿地,却不重视菜地,与政绩考核的指挥棒有莫大关系。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菜篮子”问题,除了应急措施,还必须优化蔬菜的生产布局,提高城市的蔬菜自给率,在此基础上推进农超对接,使菜农和市民两头获益。最终,通过严格的考核督促地方搞好“菜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