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出身“寒微”,名角好戏却不少 |
源于花鼓的两夹弦和四平调 |
| |
- 2013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马永 “喝汤”,菏泽方言,意思一般可以理解为“吃饭”,有的地方还更多特指“吃晚饭”。 “花鼓班子”来了,敲着鼓点圈场子,村里的男女老少连晚饭都顾不得吃,要赶去场院里看花鼓表演,可见观众多么喜爱。 在菏泽,有两个由花鼓演进而来的戏曲剧种:两夹弦和四平调。 这两个剧种,确立时间不同,却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它们都曾经因为演唱《休丁香》而被称为“花鼓丁香”,都曾经因为出身“寒微”而失去了酬神还愿、祭祖堂会等演出机会。 优秀剧目,心口流传 两夹弦和四平调,拥有许多同名传统剧目,也各自拥有一些特色鲜明的剧目。这些优秀剧目观众心口相传,是剧种得以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以两夹弦《三拉房》为例,讲的是书生张文生要进京赶考,新婚妻子郭素真以首饰慷慨相助,送丈夫出门前,依依不舍,三次拉丈夫回房,百般嘱咐。该剧对人物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情感真挚,语言风趣。郭素真先是担心丈夫得中之后会变心,丈夫盟誓之后,她又担心丈夫冷暖,不仅给丈夫带上靴帽蓝衫、棉衣单衣,要带三铺三盖,还要带一百五十个大鸡蛋,最后说:太师椅子不能带,带个马扎挺轻便……她还嘱咐丈夫:“中途路你遇见花大姐,你躲到路一旁让她先行。花大姐走过去你别看她,别给咱二爹娘落下骂名。”剧终时,还要对台下观众调侃一句:“笑话呗,搁恁身上也是这样的……” 如此生动又富有戏剧效果的剧目,难怪群众会喜欢。可谁曾想,两夹弦和四平调这两个剧种在花鼓演唱阶段,很是简陋。从有关记载中,可以想见曾经的样子: 最初是一人表演,表演者把花鼓打得花样百出,演唱反居其次了。后来发展成为两人表演:男角挎着花鼓,称“鼓架子”,女角一般也是由男性装扮,称“舞桩”或“花儿”。女角扮相十分“抢眼”,上衣是贴身彩色衣服,下围彩色罗裙,官粉扑面,头顶绣球,胸前飘着两条锦带,脑后一根假辫子,手持罗帕,脚上“踩跷”,扮成“小脚女人”的形象。男角女角载歌载舞,演唱中还有加白,可以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到了由三四个人共同表演的阶段,增添了大锣、饶钹、小锣、梆子等。艺人们自制了一个类似“十不闲”的“连环台架”,那些打击乐器,由一个人手击脚踩,也就全都“招呼”了,这样就可以表演一个情节丰富的故事了。后来,发展至五六个人一起演出,“鼓架子”和“舞桩”演唱时扮角色,不演唱时,每个人都有乐器要管。直到这样的形式,仍然属于花鼓表演,离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戏曲剧种,还差着很远。 颠沛流离,终成四平调 花鼓表演的发展进步,不仅仅表现在参与演出的人员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演唱曲调也逐渐丰富起来。 1930年秋天,花鼓艺人邹玉振、王汉臣、杜学诗、甄友明、庞士文,把自己的班社改称“大兴班”,来到了济南。他们先是出没于济南的大街小巷,后来被戏园子的经理发现,引荐他们进了大观园、南岗子(今新市场)的剧场,正式开始以一个剧种的身份演出了。登台后,他们深切地感觉到了自己表演的简陋。 不久,花鼓艺人王汉臣向济南京剧演员正式拜师学艺,还租赁了必需的戏衣服装、道具,学习了京剧的化装方法,花鼓艺人走出了迈向成熟剧种的第一步。 但是,从乡野田间走来的花鼓表演,总还有一些不太适合城市演出的东西,也因此受到了一些打压。当时的国民政府就曾经禁演花鼓戏,艺人们就隐去了“花鼓”二字,改称“山东文明梆”、“江苏徐州无弦梆”、“山东老调”等,继续演出。 “七七”事变后,济南再也不是一个太平的地方。“大兴班”的艺人们,南逃泰安、枣庄、台儿庄、徐州、商丘、亳州,界首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以“山东老调”、“山东干砸梆”、“山东丁香戏”等名字登台演出。 1940年,花鼓艺人与同来逃难的河南曲剧艺人在界首相遇,同台演出。当时曲剧有弦乐而没有打击乐伴奏,花鼓则只有打击乐没有弦乐,“两下锅”让双方都有收获。到了1941年秋天,从北京南下的评剧演员孔殿娥、孔殿玲,也来到界首演出,评剧的演出让花鼓艺人更受启发,决心给自己的音乐伴奏加入弦乐! 时间到了1945年,更多逃避战乱的各路花鼓艺人,会合在安徽亳州,他们聘请了豫剧艺人,开始了为花鼓演唱加入弦乐伴奏的探索。据说,艺人们用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创编了四平调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板”唱腔。这个剧种,吸收借鉴了评剧、京剧、梆子的曲调,所以叫“四拼调”。也有人说,它的唱腔四句一平,才得名四平调。 1949年春天,邹玉振、王汉臣、张新奎等老艺人,组成了第一个四平调戏班。在山东生根发芽的四平调四处开花,山东省的单县、曹县,江苏省的沛县、丰县,安徽省的砀山县,河南省的范县、长垣等地,都相继成立了四平调剧团。解放初,各地成立的四平调专业的和业余的剧团多达三十多个,蔚为大观。 名角好戏,成就两夹弦 两夹弦,又名二夹弦。因为它初期的主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弓上所系的一股马尾,因而得名,群众也称它为“大五音”。 清道光初年,山东濮州引马集(今属山东鄄城县)的秀才白殿玉夫妻,在花鼓丁香基础上,编词清唱,并根据词意,突破原始腔调的节奏规范,掺杂其他剧种、曲种的唱腔,博得广大听众的喜爱。他们还收徒传艺,咸丰八年(1858)濮州遭水灾,白殿玉夫妻率戚成兴、梅福成二徒,流落至曹州(今菏泽)东北的大徐庄,继续收徒传艺,学生学唱数月后,即三五成班,在菏泽、鄄城、郓城、定陶一带摆地摊卖唱。由于戚成兴、梅福成在演唱时常以蒲扇为道具,群众便赠以“大蒲扇”、“二蒲扇”的艺名。后来,菏泽地区演唱“花鼓丁香”的艺人,借鉴黄河北“一勾勾”艺人的演唱,由没有丝弦乐器伴奏改为用四胡伴唱,并受到柳子戏和山东梆子等剧种的影响,不断丰富提高,终于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两夹弦”剧种。 宣统二年(1910年)左右,艺人王玉华组织洪兴班在曹县马楼一带演出,每天戏价八百铜钱,他们惨淡经营,陆续增添戏箱,能够演出《三进士》、《孟姜女》等剧目。后来,艺人徐广思等人购置了蟒、靠等行头,可以排演少量连台本戏。 1928年,二十多名两夹弦艺人组成共艺班,主要演员有王文德等。他们改掉了一些过于粗鄙的词句,吸收了山东梆子的表演程式动作,弃四胡改用二胡为伴奏主弦。女演员张秀香(艺名老白靴)参加共艺班。她是两夹弦著名演员黄云芝(艺名小白鞋)的母亲,也是知名两夹弦艺人赵金花、李京华的老师。她唱腔高昂,嗓音洪亮,自成一派,后来她在菏泽县温堂等处收徒传艺。 知名艺人的不断出现,使两夹弦这个年轻的剧种日益广泛地流行起来。它的活动范围北到河北省的大名、馆陶;东到济宁;往南曾到过安徽省的蚌埠、江苏省的浦口;往西南流传到河南省的开封、民权、兰考、扶沟,以及安徽省的亳县等地。 1959年10月,毛泽东在济南观看两夹弦《三拉房》等剧目的演出。同年11月,“山东省柳子戏、两夹弦、柳腔联合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参加演出《三拉房》、《站花墙》、《拴娃娃》、《三进士》等剧目。1964年春,又在济南向朱德汇报演出现代戏《向阳人家》。 “文革”期间,两夹弦剧团被迫解散,剧种濒于绝境。1978年,菏泽地区定陶县两夹弦剧团恢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