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
我的QQ上,最多的时候有7个群,同学群、文友群、同事群……曾经有一阵子,这些群此起彼伏地响着,从早到晚,就像在闹蛐蛐。可是渐渐地,就都不怎么响了。群里几个话痨舍不得群走向没落,奋力唧唧歪歪。然而终究独木难支,一个群靠一两个话痨自言自语是热闹不起来的。最终话痨们也提不起劲来了,任由群们彻底沦为了一个个“古墓群”,终年听不见响动。 最近一两年,看似已将被淘汰的QQ群忽然枯木逢春。午休时打开电脑音响,办公室里又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蛐蛐”声了。 “这个车友群不错,你加着试试。”同事小黄对我说。我加入一看,居然已经有300多个群友了。文友群、同事群里同行是冤家,很容易说着说着话不投机。同学群无非刚开始回忆一下校园往事,可是你请我吃过一碗面,我考试时递给你一张条子,这么点破事经不起反反复复多次反刍,渐渐就会无话可说。车友群不同,几乎每星期都会组织活动,难怪热度可以持久下去。 “这次是本群组建以来最大的一次聚会,百车游湖,大家踊跃报名。”那天,群主发起号召。原本我有些犹豫,自家车档次太低,怕在队伍里显得寒碜。不过群主很快打消了我的顾虑。“我开的是‘奔奔’,没有人开的车比我还便宜吧?”这一句话顿时引来了二三十位车主立即报了名。 小黄告诉我,其实群主家还有一辆“奔驰”,他组织活动从来只开“奔奔”。我很是佩服,群主也是干部啊,真有领导气质!他要是开“奔驰”,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恐怕起码要少三成。 星期天到集合点,一眼望去,第一印象是中老年比例偏高。好在年轻人也不少,其中有几位热闹人,气质神似张飞、李逵、樊哙,有了他们咋咋呼呼,线上线下都不会冷清。任何一个群体似乎都需要有几个这样的活宝,不然就没法激活。不过也不宜过多,否则太亢奋了,容易出事。 相比“活宝”,“黄盖”也不可或缺。我们这个车友群就有一位,他在QQ群里常常被人取笑、调侃,出游时依然是“活宝”们的开涮对象。对此,他不仅无怨无悔,还有“受虐狂”的潜质。没事喜欢主动逗“活宝”们来涮他。 当然,作为沉默的大多数,随大流的群众也很重要。要不是我们这些群众随大流、得过且过,偌大一个群,这么多车,根本不可能被指挥得井然有序。 QQ群必须有现实生活的交往才有生命力,车友群的繁荣证明了这一点。如果空对空,群里每个人只是一套马甲,一个符号,不可能不变成“古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