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07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王金明家的客厅里挂着很多儿子一家四口的照片。儿子出国这些年,老两口想孩子们了,就看看照片。 本报记者 张亚楠 摄 |
|
年轻人在澳大利亚拿了绿卡,都想着把父母接过去享受享受,也帮着做做家务照看孩子。王金明和老伴去年去了一趟儿子家。 “还是人家那边好。”说起国外的生活,王金明禁不住赞叹:“那儿天都是蓝蓝的,云彩白得像纱一样,街上也干净,看不见垃圾。” 良好的环境也让在国内随便惯了的村民自觉起来。“外国人很客气,你要过马路时,车停下让你先过。街上陌生人迎面过来,冲着咱‘hello’一声,咱也和他‘hello’。”王金明说,以前烟头想往哪扔就往哪扔,在国外孙子会提醒他:爷爷你的烟头得攥着,别乱扔。 但待了7个月后,王金明和老伴坚决要回来,“住不惯,太憋屈了。”他们最大的障碍是不会说英语。“出门根本不敢走远,和谁也说不上话,像个哑巴一样。”王金明说,偶尔出去买东西,还得让9岁的孙子当翻译。 虽然19户后楚庄村民都住在一个社区里,但是澳洲的社区太大,大家的房子相距十几里,串门并不方便。 而且,国外的生活也并不完全光鲜。王金明说,儿媳妇不上班后,家里就靠儿子一个人挣钱,房子首付10%,房贷每周要还500多澳元,此外还有卫生费等,一个月下来其实剩不下很多钱。 本报记者 张亚楠 张跃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