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民 我对电视剧《精忠岳飞》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其能打破千百年来戏说岳飞的荒谬。 岳飞是抗金名将,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特别是他屈死于权奸之手,为后代人留下了更多的同情。因此他的故事受到后人特别是历代说书艺人的喜爱。艺人们或者戏说或者演义,以至于代代相因。清代文人钱彩正是在这些戏说和演义的基础上写成了《说岳全传》。《说岳全传》确有精彩之笔,但这些精彩之笔,诸如枪挑小梁王、救驾牛头山、挑滑车、王佐断臂劝降、岳雷扫北和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等等,全是戏说和演义,与历史上的岳飞和岳家军没有半点关系。再后来的电影也罢说书也罢,都是在《说岳全传》基础上的再演义。这样演义复演义、戏说复戏说的结果,是历史遭到屏蔽,真实的岳飞离人们越来越远了:在岳飞的家乡汤阴,有人竟然拿《说岳全传》介绍岳飞,而在阿城金太祖陵园前,有人竟然认定金太祖是被牛皋给气死的。 由此,拨开戏说和演义的迷雾,还岳飞以生动、感人的风貌,便成了许多人心中的愿望。然而从《精忠岳飞》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接一个的戏说。这里有三种情形:一是照搬《说岳全传》的情节,如枪挑小梁王、挑滑车等。二是随意编造,如岳飞跟随刘韐去金营与金兵统帅粘罕对射,岳飞和秦桧保护赵构去金营作人质,岳飞为阻止杜充决黄河、率军大战铁浮图,以及秦桧自请出使金国、粘罕为争位不惜绑架金朝皇帝等等。三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随意篡改,如收服吉青,岳飞靠的是晓以民族大义和轻易制服了吉青手下的一名壮士,而在电视剧中却变成了一场力量悬殊且毫无新意的厮杀。平定苗刘之乱和黄天荡之战明明是韩世忠等人的功劳,电视剧却偏要拉上岳飞不可。 对史实的篡改,最突出的是在岳飞与宗泽、张所的关系上。在岳飞的成长中,这两个人是起了关键作用的。二十四岁的“正八品修武郎”岳飞因为无法忍受大敌当前之时副元帅黄潜善等人的恶行,贸然给赵构上书,被黄潜善以“小臣犯上,非所宜言”为由赶出军营后,并没有像电视剧中说的那样回乡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而是找到时任“河北西路招抚使”的张所。张所与岳飞一番交谈后,认定这是个难得的人才,冒着得罪朝廷的风险对岳飞委以重任,并在很短时间内,将其从一名普通军官提升为中军统制,从而使岳飞感恩戴德。以至张所被免职和遇害后,岳飞在家中摆了张所的牌位日夜供奉,同时派人把张所的幼子宗本找到军中,甚至把朝廷赏赐给岳云的官衔转送到宗本头上。电视剧中把岳飞赶出军营的人换成了赵构,张所更是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岳飞跟随王彦出战,在与王彦闹崩不久又找到王彦面前赔罪,王彦感其豪壮,且不愿意落下杀害抗金将领的名声,遂将情况报告宗泽。宗泽明知岳飞犯的是杀头之罪,却念其忠勇,将其降职收到自己营内。而电视剧中王彦却非杀岳飞不可,一直逼得他的顶头上司宗泽下跪为止。为劝说逃到扬州——而不是电视剧中所说的建康——的赵构回銮汴京、鼓舞士气,宗泽一连上了二十四封奏表都被打入冷宫,以至于“忧愤成疾,疽发于背”,三呼“过河”而死。这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电视剧中改为宗泽遭到金兵围攻,中箭而亡,随后还编造了一个赵构千里奔丧的情节,真可谓匪夷所思。 《精忠岳飞》中这一类的情节很多,看电视剧时我脑子里时常蹦出的一个词是“似是而非”:人物似是而非,故事似是而非。电视剧是艺术,反映历史人物的电视剧可以而且必须进行某种虚构,但虚构应当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不能对有明文记载和公认的史实随意篡改。戏说是电视剧创作的一种方式,比如前不久播出的《穆桂英挂帅》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同。这是因为穆桂英本来就是民间传说人物,在不损害其总体形象的前提下戏说一番也未尝不可。但这不适用于岳飞,因为岳飞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民族英雄,用戏说的方式对待民族英雄和与之相关的那段历史,是会误导观众、贻害子孙的。 (本文作者为作家,原济南市作协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