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朱頔
营市西街40多位居民联名上书,要求对小区内的脏公厕进行拆除。由此可见,这座公厕肯定是让部分居民已经忍无可忍了。可是,公厕拆了,部分住平房的居民上厕所又成了难题。这真是一个矛盾。 表面上看,矛盾的中心似乎集中在公厕该不该拆上,但再深入一想,这其实还是一个城市管理的问题。黄岗路2号院的居民就说,他们小区的公厕数月无人大打扫。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一个五星级酒店里的厕所,估计也脏得进不去人了,更何况是一个老小区内的公厕。假如公厕能够天天清扫,保持干净无异味,相信居民们也不会这么强烈地要求拆除。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济南的一些老小区内并不少见。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遍览省城报刊,只要是报道小区垃圾无人清理、化粪池经常外溢、下水道堵塞、楼顶漏雨之类的新闻,其中大部分都是发生在老旧小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跟老小区设施陈旧有关,但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在城市管理上还存在不少漏洞。与对新建城区的高度重视相比,有关部门对老小区的管理积极性显然不太高,有的地方甚至落入了管理“盲区”。 当然,随着近年来济南市棚户区改造的逐步完成,上述问题也正在逐步减少,现存老旧小区内的一些设施也正在逐步改造完善。槐荫区相关部门就表示,要对居民反映强烈的营市西街的公厕进行改造,不仅改为冲水式厕所,还要换双层玻璃。这对于住在附近的居民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可是,看到此处,笔者却忍不住想起了上周本报刚刚报道的济南市过街天桥电梯频频“罢工”一事。如果主管部门还是“重建轻管”,即使花重资改造了一座五星级公厕,却不派人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那相信用不了几个月,小区居民又得联名上书,要求对公厕进行拆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