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本报记者 陈玮 蒋龙龙 已年过古稀,立志保护古村落的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这样说:“传统村落本身就是最大的文化遗产。”他认为古村落的价值不比长城小,“我们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在这里面,中华文化的灿烂性、多样性和地域性体现在里面,文化的创造性也在村落里。”距今已经1500多年的章丘市普集镇博平村可谓冯骥才所说的传统村落。博平村中保存有大量民国和清朝时期的古建筑,有祠堂、地主大宅和普通民宅。它曾风光无限,但随历史变迁终归沉寂。 东晋时作为侨置县,村民家家出外经商 博平村位于章丘市普集镇。回顾博平村的历史,首先要从金戈铁马的魏晋南北朝谈起。东晋末年武将刘裕北伐,收复了北方广大地区,他在收复地区设置了很多远离实土的侨置县,用以安置留守人员和难民,博平县侨置于现在的博平村。 当时实土博平县就位于济南以西100多公里处,博平县的建制早已撤销,现还有博平镇,归聊城市茌平县管辖。 博平村现在居民以刘姓居多,占村庄总人口的8成以上,刘氏先祖刘汉臣700年前自河北巨鹿县迁到博平村,原住民均为零星散户。在刘家祠堂正殿墙壁上,有一块1924年所立的石碑,上面记载:“自始祖汉臣迁居于此,历传二十余世迄今六百余年……”从此,刘氏子孙开始在博平村繁衍开来,现在已经到了2000口,第26代。几百年间,刘氏人才辈出。谈起先人,现在的博平村村民仍充满自豪。 道光兄弟三进士,刘秉厚、刘秉清、刘秉文,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驻外大使的刘宝来,数不清的举人、秀才……村里流传的一个个学而优则仕的典范,至今仍激励着村里的后学。 学而优则仕让博平村成了书香之地,经商致富则使博平成了繁华之所。原先的博平西接济南府,东连周村旱码头,来往客商如云,极其繁华。那时,博平几乎家家都出去经商做买卖。因村里文化风气很盛,村民文化水平较高,村民出去做学徒,时间不久就能出师当掌柜,博平村的村民在外开棉花行、药铺的不胜枚举。 “三合楼”样式村居,讲述昔日村民富足 清末民初时期,博平村发展到了顶峰。民国时期,村民刘绍庭在全国各地都有商铺,家有良田数百亩,并担任普集区区长,他还出资修建了祖祠。在博平村到处是四五米高的大门,檐下还有保存完好的木雕,青砖坯房,扇形窗棂,“三合楼”样式的村居随处可见。村里的老人说,当时外出经商的村民纷纷回乡置地修建房产。因此,博平村内留下了多栋精美的建筑。 博平村内很多老建筑都集中在如今的东西北街两侧。东西北街为原先的古官道,也是连接济南和周村旱码头之间的商道。东西北街有多座清朝、民国时期古老的宅院,这些宅院都有高大的门楼正对大街。 在东西北街东首是刘氏祠堂,祠堂内草已没膝,已很久没人光顾,损坏比较严重。祠堂的正北面是祠堂正殿,两边是东西厢房。正殿的正房里曾经挂有刘氏先祖姓名的卷轴,过年过节时来自各地的刘氏子孙会回乡祭拜,香火鼎盛。 正殿的偏房里竖立着一块1924年所立的石碑,上面记载着刘氏家族渊源。刘氏祠堂正南面有一座式样独特的影壁,影壁下部为青石基座,中间是黄砖垒砌的墙体,顶部则是青黑色小瓦覆顶的歇山式结构。以青、青黑、黄色为主色调的影壁充满了历史的沧桑。 随着交通地位改变,博平村繁华不再 如今的博平东西北街成为了村道,没有了往来不断的商贾,也没有传达朝廷旨意的官差驿马。大街旁边只留下一座座逐渐破败的门楼,不少屋顶已长满了草的大院,默默见证着曾经的繁华。 博平村远离高速公路、铁路,再也不是交通要冲,离最近的济青公路也有几公里之遥。随着交通地位的改变,博平村繁华不再。交通的不便在博平村的没落中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博平村的衰败应该还有着更重要的因素。 博平村的盛衰史和徽商倒有几分相似之处,重视家族的力量,读书人众多,除了读书人,本乡子弟大都外出经商。外出经商积累财富后,回乡大量购置田产庄园。当遭遇外部巨变时毫无应对之力,便盛极而衰,很快走向衰败。 商绅外出经商后,为何要回乡大量购置田产?“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几乎成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商绅的最佳选择。越是在有读书之风的商贾之地,这种现象就越明显。博平村读书风气盛行,举人、秀才层出不穷,外出经商的商人最终的价值也是荣归故里,购置田产,光宗耀祖。当外部发生巨变时,很快便走向了衰败。 很多专家认为商绅的土地房产情结造成了中国在近代化的浪潮中落伍,但他们留下的一座座精美建筑让后人叹为观止,让后人体会到先人的辉煌,这不得不说又是历史的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