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北大,南有益文—— |
繁荣了一个半世纪的烟台二中 |
| |
- 2013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861年烟台开埠,同时期在烟台建起了一所胶东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堂会文书院。一个半世纪以来,烟台第二中学沐浴着太平洋上空的浩荡海风,目睹着毓璜顶下的尘世沧桑,培养了一个个时代的商业、翻译人才,也以新思想引领一批批有志青年走上追逐梦想的道路。几多光荣与梦想,展现出现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完整发展轨迹。 □本报记者 刘清源 开埠学堂全用英文课本授课 “坐落于毓璜顶东南麓,毗邻‘小蓬莱’。登高巅以观海,近松林以听涛,风光旖旎,景色秀美;处市区而静谧,居幽境而通达。”这就是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之所在。 1861年,烟台开埠,成为山东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1863年美国人郭显德博士(英文名字Hunter Corbett)偕夫人从美国纽约出发,经海路历时165天,抵达烟台,之后夫妇二人在登州(今烟台蓬莱市)学习中文一年。1864年郭显德在毓璜顶东北坡买下几块梯田,1866年建起校舍,创办文先(男校)、会英(女校)两书院。1896年两书院合并,定名为“会文书院”,这是烟台最早的新式学校,也是今天烟台第二中学的最早源头。当年鼎盛时期在校师生200余人。为扩大学校规模,1886年郭显德曾返回美国筹款2500美元,返回烟台时,大批市民前往码头迎接,他成为当时百姓心中的明星。郭显德在中国办学60年,光绪皇帝曾赐“双龙章”一座,以示对郭显德办学业绩的嘉奖。 郭显德创办的书院区别于中国传统的私塾,不仅开设了圣经、数学、物理、国学(四书五经),且各科皆用英文课本授课,于是学生英语程度甚高。还开设了体育课,“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办学之初,学校体育活动就十分活跃,各项赛事不断,吸引了大批市民参观并引为盛事。 蔡元培亲为校园刊物题写刊名 烟台开埠后,洋货洋品相继由烟台上岸,对外商业也密集发展起来,中国的土特产由烟台出口海外。烟台成为当时山东的对外贸易中心和中国“北方货物集散地”,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对翻译人才的极大需求。 189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硕士毕维廉在烟台开办专门学习英语的“实益学馆”。1921年“实益学馆”与“会文书院”合并为“烟台私立益文商业学校”,毕维廉任校长。毕威廉是一位很有个性的校长,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以校为家,闲暇时,他会骑着一辆自行车转遍全城巷弄,而认识他的年轻人会亲切地称之为“老毕”;他会为不专心学业、捣乱惹事的学生不懂事而自责不已,甚至当面流泪。 毕维廉在益文学校工作近40载,以自己“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品格垂范,为二中人树立了师德的标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毕维廉因公赴青岛时,被日本宪兵拘送集中营,1942年日美俘虏交换,返回美国。 1929年北京政府颁布法令,限制外国人在中国办学,毕维廉辞去校长职务。曾任沪江大学教育学、英文教授的罗希嘏应聘为校长,这是二中建校以来首任中国校长。他在任期内取消了四书五经的课程,增设三民主义等新学科,并亲自拟定了三字校训——“诚、勤、爱”,执行标准为“忠诚不欺、自强不息、博爱为怀”,树立了健全人格和生存取向的教育目标。 益文设有初中、高中部,培养了大量实用商业人才,促进了对外商业繁荣。当时,在民间也有“北有北大,南有益文”的说法。益文学校创办的《益文月刊》,刊登师生撰写的政论文章、文艺作品,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阅读后,亲自题写刊名;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也欣然题词。不少来自北大、清华的老师也到二中授课、开设讲座。 爱国老师作词《苏武牧羊》传唱百年 作为最早接触西方教育的学校,益文也成为新思想的汇聚地。在益文,诞生了烟台市第一个党小组,后来成为第一个党支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当时的“实益学馆”发动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是全国十几处学生运动的发祥地之一。二中的老师更不乏有志之士,翁曾堃便是其中一位。 1888年翁曾堃与吴佩孚同场中秀才,名列第一,后来跟美国博士学习英语、数学、物理等。1906年翁曾堃经蔡元培推荐,受吉林参谋处之聘,到该处谋略科任职,并兼吉林测绘学堂数学教师,后来奉命赴外兴安岭测绘国界、地图。苦战三年,足迹踏遍林海雪原,沙俄边吏多次偷移界碑,他提出严正抵抗,沙俄边吏遂将其掳去囚禁。他坚持中华民族气节,忠贞不屈,义愤填膺。回忆苏武当年在北海牧羊,心存社稷之铁石坚心,翁曾堃写出《苏武牧羊》一词,借以自勉。此歌经人谱曲,传唱至今。 1912年,经狄考文博士推荐,翁曾堃受实益学馆之聘在此任教。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接北大校长蔡元培函告后,翁曾堃即刻在烟台发起爱国学生运动。当时实益学馆是烟台最高层次的学校,也是山东最早联系参加省学联总会的十三所学校之一,并联络烟台各校成立“烟台学生联合会”,发起学生爱国运动。 丁肇中母亲王隽英曾就读于该校 在社会变革的新浪潮中,益文学子中诞生过很多传奇人物和故事。崆峒筱侠王隽英便是其中之一。 王隽英,1908年出生,她的父亲王以成是会文书院的教师。少年时期随父亲就读于会文书院的王隽英不仅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还特别热衷学生运动。受“五四”运动和民主进步思潮的影响,她立志做秋瑾式的女侠,为祖国、为民族争光,她经常徜徉于大海之滨,遥望崆峒群岛,思考如何挽救民族危亡。她自号“崆峒筱侠”,组织了崆峒学社。 中学毕业后,王隽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燕京大学,之后考取了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公费留学的名额,并获得硕士学位。王隽英留美学成后回四川任教,对振兴中华政教事业建树颇多,有“品学兼优,政教并茂”之誉。 1945年6月2日,王隽英和同事去曾家岩晋谒蒋介石,面陈民生大计。事后,王隽英节衣缩食,捐薪救饥,多次到学校、工厂、军队、居民区发表演说,鼓动抗日。战乱时期的中国,学校几乎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王隽英亲自在家中教授孩子们课程,国文、英文、历史、数学、物理,甚至艺术,大儿子丁肇中接受这样的家庭式教育直到12岁。长大后的丁肇中由于在微观粒子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曾感慨地说道:“一生成就与母亲的教育密不可分。” 王隽英不仅教给孩子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也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情操培养。王隽英旅居海外,时时不忘祖国,她曾写过一首题为《思乡》的诗:盘石(王隽英祖籍海阳盘石店)稳若磐,梦寐思故园。隔海望招虎(海阳招虎山),泣泪涌如泉。临终前,她给儿子留下遗嘱:“爱科学、爱祖国,双爱双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