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 流行于山东境内的梆子声腔剧种,除山东梆子外,还有枣梆、莱芜梆子、平调、东路梆子等。下面介绍现在仍有专业表演团体的枣梆、平调、莱芜梆子三个梆子声腔剧种,别看它们似乎名气不大,但在当地却颇有观众,剧目也相当丰富,用“三百本戏一个单”来形容并不为过。 枣梆,山东本地的山西梆子戏 枣梆,曾叫“本地ZHAO”(人山西,读zhao,系由“山西人”三字拼成的一个新造字),意思是“本地的山西梆子戏”。它由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接受山东当地方言影响,更有山东艺人逐渐加入,故有此名。后来,文明了,不能有省际间的戏称。因为这个剧种是以枣木梆子击节,很容易就取其谐音,叫“枣梆”了。 据记载,光绪初年,晋东南有个上党梆子戏班“十万班”,来到山东郓城、菏泽一带,流动演出长达一年,影响深远。“十万班”离去不久,上党梆子艺人潘朝绪来到山东方庙(原属郓城,后归梁山)与南旺(位于汶上县运河边,与嘉祥县邻近)之间的地方,正式收徒传艺。这里也就成为了枣梆的发祥地,成立了第一个戏班,叫“义盛班”。 枣梆的流行范围,因为与山东梆子,特别是“曹州梆子”重合地域甚广,枣梆唱腔受山东梆子影响很大,但在唱词及唱腔韵脚方面,仍然保持着浓重的山西语音。举个例子:枣梆传统剧目《狄青借衣》中狄姐的唱段:“门前车马闹嚷嚷,众乡亲来祝贺奴的才郎。头上青丝挽水纂,鬓边斜插白玉簪。南京官粉净了面,苏州胭脂点唇尖。迈步且把二堂上,八幅罗裙响叮当。”这样的韵辙使用,换山东别的戏曲剧种来唱,就属“跷辙”,换来换去,很不顺口,听着也别扭,但枣梆唱来,不仅自然,而且好听。 抗日战争时期,枣梆戏班散班很多,有的艺人回家务农,有的还参加了抗日救国运动。解放战争期间,不少枣梆艺人参加革命队伍,编演了一些宣传革命的剧目。1960年,成立“菏泽地区地方戏曲剧院枣梆剧团”,该团吸纳了多个枣梆剧团的优秀艺人。 “文革”期间,枣梆剧团被迫改唱京剧,被称为“枣京”。枣梆剧团1975年10月得以恢复。如今,“菏泽戏剧院枣梆剧团”好戏不断,为热爱枣梆的戏迷观众奉献着连台好戏。 四大扇、尖子号,一听就是大平调 平调也是梆子声腔剧种,流行地域广,有“五省八州”之说。因为它的唱腔调门比当地流行的高调梆子(山东梆子)、豫东调都要低,所以称“平调”。 平调击节使用的梆子比较大,形如卖油梆,所以当地也曾叫它“大油梆”或“打油梆”。现在,平调剧种在当地更多被称为“大平调”,这其实与梆子的大小没有什么关系,倒是有一段典故。 建国之初,菏泽县有两个平调剧团。其中,以黑脸张文祥、红脸牛印合、花脸张全臣等老艺人为主体的剧团,取名“菏泽县新生剧团”,群众称这个以老艺人为主组成的剧团为“大平调”;另一个平调剧团是以后起之秀郭盛高、彭盛江、张盛雷、马洪轩以及女演员程玉凤等青年演员为主体,群众称之“小平调”。两个剧团同在一地,演员之间多有师承关系,常“搭对台”演出。久之,观众不再区分大小平调,而统称“大平调”了。 平调的行当体制健全,分“三大门头”二十余个行当,有完全意义的大戏剧种风范。在平调发展历程中,曾经有与高调合班收徒传艺,同台演出的情况。于是就有“高平两调俩教员,三百本戏一个单”的说法。这也可见平调演出剧目的丰富。 平调的文场乐器以大弦(八棱九品月琴)、二弦、三弦为主,配以笙、笛,以低调木梆击节;武场乐器中,最有特色的是直径半米左右的大铙、大钹各一对,俗称“四大扇”,还有两杆长约一米二三的大号,俗称“尖子号”,演奏时,舞台气氛肃杀,极有特色。观众常说:四大扇、尖子号,一听就是大平调。如今这种演奏形式也常被柳子戏等其他地方大戏剧种借鉴。 “文革”期间,平调剧团被全部撤销,演员很多改行。“文革”结束后,平调剧团逐渐恢复。如今的平调剧种,发展令人欣喜,尤其是马家振为代表的剧作家,为平调创作了许多优秀剧本,以何西良为代表的多位平调优秀演员,在保持平调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为平调的表演平添了新的亮色。《张三李四》、《法魂》、《柴学进》、《天职》、《圣祖尧王》,脚步坚实,好戏不断。 紧扣时代脉搏,莱芜梆子好戏多 莱芜梆子,是流行于以莱芜为中心,广及泰安、新泰、肥城、章丘、沂源、蒙阴一带地方的梆子戏。它是由徽戏和梆子戏结合生成的剧种。 乾隆末年,商业经济已经比较繁荣,大运河让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更为方便。沿运河北上的徽州戏班进入山东境内,朝泰山、赶山会的演出市场吸引了他们。徽班从济宁运河码头登上旱路,沿当时的“御大道”一路东行,来到了泰安一带。最后,其中一个戏班在泰安西南的夏张镇定居下来,它就是王侍郎家的老阳春班。这个戏班名字,与徽州的大阳春、新阳春、二阳春、三阳春戏班名称一脉相承,明显有着血缘上的关系。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夏张的某个老戏楼内,还发现过“大徽班”的题字,这也是徽班在此演出的证明之一。 老阳春班定居山东时,由西南方向传入山东的山陕梆子腔已经盛行,在汶上一带形成了高调梆子的“汶上梆子”分支。徽戏和梆子,都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在泰安附近同时流传。那时候,当地的演出活动多是由“会首”邀请戏班、联系包场,为山会、庙会、集市,还有过年过节、婚丧嫁娶、酬神还愿等大型活动演出,称为“写戏”。“写戏”通常只安排一场演出,这就使得徽班和梆子戏班常有“两下锅”的机会,两种戏班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扩充剧目,丰富声腔,代代相传,最终合二为一,莱芜梆子就此形成。 新生的莱芜梆子继承了徽班细致规范的身段,吸收了徽戏大量曲牌,并由梆子戏引领,迅速“山东化”,念白吐字完全改用山东口音,而唱拨子、吹腔时,还保留江南声韵。传统剧目以旦行剧目为主,表演风格朴实淳厚。 新中国成立前,莱芜梆子曾有过职业戏班中断演出十五年的历史。建国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莱芜梆子焕发了青春。 1981年,张彭、王其德、纪根垠编剧的莱芜梆子现代戏《红柳绿柳》,写农民期盼改革、党的干部转变思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故事。这个戏紧扣时代脉搏,唱响了时代的强音,成为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又一经典之作。1982年,该剧拍摄成电影。进入新世纪以来,莱芜梆子更是注重现代戏的创作,不断有优秀剧目推出。2012年,《儿行千里》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