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过马路”劝也劝不住 你真这么急吗 |
山师大、烟大学生烟台实地调查:一小时内百余人违法过马路,许多行人认为闯灯没啥不妥 | |
- 2013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两名志愿者扮演成路人站在斑马线前,当看到有行人想要闯红灯时,志愿者便上前制止。
本报记者 李泊静 摄 | | 志愿者换上志愿者服进行劝导。 本报记者 李泊静 摄 |
|
本报记者 于飞 通讯员 亚林 全福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现象,被调侃地称为“中国式过马路”。近期,山东师范大学和烟台大学的志愿者,不约而同地针对“中国式过马路”在烟台做了社会实践调查,希望找出这个顽疾的“病根”所在。 调查显示:许多行人闯红灯,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是受到了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有志愿者试图制止闯红灯的行人,结果46人被成功劝住,33人没被劝住;31%的人认为,是交通意识薄弱造成了这一现象;大部分人支持用“加大惩罚力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践调查一 第一组>> 闯灯者普遍认为,其他人能过我也能 7月30日,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社会实践小组的7名志愿者,从济南赶到烟台,在海港路与西大街交叉路口,针对“中国式过马路”做了4组实验。交警一大队的民警在旁配合。 第一组实验时,两名志愿者扮成路人站在斑马线前,当看到有行人想要闯红灯时,便上前制止。下午3点多,海港路与西大街交叉路口,人流渐渐多了起来,部分行人见缝插针,看到前面没车就走,完全无视信号灯的存在。一位女士拿着太阳伞,到了路边时抬腿就走,完全不顾信号灯显示的是红灯。志愿者上前劝阻,希望她能遵守交通规则,等一等再走,可是这位女士看了一眼志愿者后,依然闯红灯跑到了马路对面。 不一会,又有大批行人“组团”闯红灯,志愿者成功劝住了一对情侣,可是其他行人都快速地通过了马路。这对情侣说,过路口的时候,没有看到信号灯,看见有人过马路就跟着一起过了,有人拉住他们劝他们别闯红灯,就停了下来。“没看见红灯才闯的,遵守交通规则当然很重要。”这对情侣中的男士说。 经过半个小时的便装劝阻和引导,往返斑马线15次,两名志愿者劝导成功7人。而那些没有被劝住的行人说,身边其他人都在过马路,为什么他们不能过,所以根本不理志愿者的劝说。 第二组>> 志愿者带头“闯灯”,许多人跟着走 第二组实验时,6名志愿者排成一排,站到斑马线前,红灯亮起后,志愿者原地不动,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感染一下身边的行人,自觉遵守交通秩序。被6名志愿者挡住去路,大部分行人选择了等候,但是依然有少数行人绕过6名志愿者,径自闯过红灯,到了马路对面。大部分人都在等,为什么他们不能等?一位闯红灯的行人说:“我有急事,着急!”说完匆匆离去。 随后,志愿者又扮演了一下反面角色,带头闯红灯。这下,在路边蠢蠢欲动的行人,立马抓住机会跟着志愿者一起走,浩浩荡荡的队伍甚至逼停了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大家说说笑笑地就“组团”过了马路。有的行人根本没注意信号灯,只是看着别人过就跟着过,“这么多人,车肯定不会撞我们,能保证安全,当然是越快通过越好了!”一位行人说。
第三组>> 看到志愿者后,行人闯灯少很多 第三组实验时,6名志愿者穿上了反光背心,戴上了小红帽,手里拿着小旗,分成两组站在路的两侧。行人看到志愿者的装扮,一开始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闯红灯,完全没有觉得在交通志愿者面前应该遵守一下交通秩序。慢慢地,似乎有的行人开始意识到有问题,同行的人要闯红灯时,会拉一把,说:“这些人好像在维持秩序,那里还有摄像机呢!”一位行人很机警地对身边的人说。 “闯红灯肯定是不对的,看到有志愿者在,能等就等吧,真被曝光了,也觉得不好意思。”一位行人说。然而也有行人依然不在乎,“我着急要走,谁管得了那么多,而且交警也不罚闯红灯的人,志愿者凑什么热闹!”虽然有行人无视志愿者,但是能看出来,路口有志愿者的时候,闯红灯的情况能明显少很多。 第四组>> 1小时内46人被劝住,33人照闯不误 第四组实验时,志愿者不再单纯站在路边“震慑”行人,看到有行人闯红灯也开始劝导了。在一个小时的劝导中,有46人被成功劝住,但同样,劝导不成功的次数也大为提升,经过劝导不听从的人数有33人。一位老太太正要闯红灯,被志愿者拦下后,想要一起跟老太太过马路的人也停了下来。“不要走,我们也等等吧!”一位行人小声地对身边的人说。而当两位小伙子要闯红灯时,志愿者上前劝阻,两位小伙子根本不理,还是大步向前,志愿者甚至跟着他俩来到了路中央,还是没拦得住。 接下来,交警跟志愿者一起上阵,共同劝阻行人。进行了半个小时的实验,发现经过志愿者和交警共同努力,劝导效果最为明显。在准备闯红灯过马路的人中,只有3人不听从劝阻,其他14人均听从了劝阻。许多人在看到执勤交警的示意、听到交警的哨声后,选择了等待,等绿灯亮起后再通过。 实践调查二 现象>> 1小时百余市民过马路不守法 近日,烟台大学化学院“路之遥”社会实践队分别做了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实践队选择在解放路和南大街十字路口做交通志愿者,实地调查烟台市民“中国式过马路”的情况。 据调查,60分钟之内就有100多起违法过马路的情况发生。其中包括:闯红灯、跨护栏、不走斑马线等。记者随机采访一些闯红灯的市民,基本都知道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 “信号灯交替的时间太长了,等着等着就没耐心了。”对于闯红灯,许多市民这样解释。 还有一些行人说,过马路只是随大流,“看着别人都过去了自己还傻站着,多不好意思。”市民王女士说。 实践队队长钟世林说,有些市民选择在没车的时候闯红灯过马路,“他们觉得虽然是红灯,但闯过去没影响交通,还方便了自己,所以,都不怎么听劝。” 原因>> 三成答卷者选“交通意识淡薄” 该实践队做了两份不同的调查问卷,在市民与高校学生中分别发放了1466份、1153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307份、984份。 调查问卷涉及11个问题,主要包括:在红绿灯路口,如何过马路;平时闯红灯情况的多少;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有效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措施等。 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中,有18%的学生认为,国民素质较低造成了“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31%认为是因为交通意识淡薄;11%认为是因为交通信号设置不人性化;17%认为是因为交通法规不健全;20%认为是执法力度薄弱造成了这一现象;还有3%认为是其他原因造成了此现象。市民跟高校学生的看法大致相同。 该实践队队长钟世林说:“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学历和闯红灯有一定关系,学历越高,闯红灯现象越少;大部分人认为,国民素质低是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的主要原因。” 对于如何有效解决“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问题,普通市民与高校学生的意见如出一辙:“有交警或协警协助”这一措施的支持率最高分别为35%跟28%,次之是“加大惩罚力度”,所占比例分别为22%和26%。 本报记者 柳斌 实习生 衣涛 赵雁宾 “中国式过马路”为啥频频上演 本报记者 于飞 通讯员 亚林 全福 行人>> 一块闯安全,还不会受罚 其实闯灯的人都明白闯红灯是不对的,可是为什么“中国式过马路”会成为如此普遍的现象?一位行人说,他看到其他人在闯红灯,就想凑在一起闯,因为这样首先能保证自己安全,人多了,路上的车就会有所顾忌,哪怕车辆的方向上是绿灯,驾驶员也不会硬撞的。既然能安全通过,谁还管什么信号灯? 我国古代就有“法不责众”的说法,人多了违法都不怕,更何况闯个红灯?况且也不会受到处罚,还怕什么?有行人坦言,如果自己真的被罚一次,可能就老实了,可是现在没听说行人闯红灯挨罚的,所以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闯灯的行人光想着自己能安全通过了,没考虑他人,更没考虑驾驶员的感受。市里本来就堵,驾驶员心烦意乱的,要听从信号灯的指挥,还要提防行人,通行效率自然就差。行人应该换位思考一下。”一位驾驶员说。 交警>> 警力不够用,执法难度大 交警一大队民警介绍,如果有充足的警力,或许对改善“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有所帮助,但是现在的警力很难满足要求,还是要依靠整个社会的力量,让更多的人来自发地遵守交通规则,让行人明白文明出行的重大意义。 民警说,交通管理者对行人的管理难度确实大。虽然交通法上有明确规定,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可处20元以下罚款,但是如果交警部门真的要处罚,许多行人的反应恐怕会是“至于吗”,况且20元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能起到惩戒的作用,因此制约性也小。 民警介绍,如果真的要执法,一个路口一名交警肯定不够,因为闯红灯的人太多,交警拦下一位处罚,其他人就快速通过了,被拦下的这位行人,恐怕也不会服气,“这么多人都闯红灯了,为什么只罚我一个人?”如果要增设警力,现实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中国式过马路”该咋解决 本报记者 柳斌 实习生 衣涛 赵雁宾 烟台交警支队第三大队宣传股股长王建认为,“中国式过马路”是一个德与法的问题,“德”指人们的交通意识,“法”指执法力度。 王建解释:道德方面,精神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有些人向利益看齐,便不自觉地忽略了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法律方面,虽然《道路安全交通法》有相关规定,但由于执法不够强硬,一些问题放任自流,就会引起恶性循环。 “相比而言,中国的惩戒措施有些薄弱,这是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王建说,交警部门的主要职责首先是维护交通设施,处理交通事故。由于警力有限,交警不可能每天都在路口劝阻闯红灯的路人。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家长期共同努力。教育是软手段,政策是硬手段,两者要相互结合。”王建说,交警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与教育部门等其他部门配合好,共同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 他山之石 行人闯灯 他们这么做 杭州>> 用大屏幕曝光闯红灯 在杭州的一些显著路口,交警部门设置了摄像机和大屏幕,用摄像机拍摄斑马线上的情况,如果有行人闯红灯,直接在路边的大屏幕上人脸曝光。虽然没有直接开出罚单,但对闯红灯者来说,也是一种警示,然而这种人脸曝光,是否涉及人权问题,杭州交警的这种方式是否可取,还需要探讨。
北京>> 行人闯红灯罚款10元 北京的交警对部分闯红灯的行人开罚单,每人罚款10元。对此,有人对罚款依据不解,有人认为罚得过轻,有人质疑能否取得实际效果。但是北京交警部门回应,为了规范交通秩序,这种做法是有法可依的,而且并非新规。
南京>> 行人闯灯拟报单位 南京交警处罚行人闯红灯行为,但是参与执勤的交警们感叹,所花精力和效率不成正比。取证完毕后,行人苦苦哀求,要处罚一例违法行为,需要耗费半个多小时。他们正考虑与辖区内的单位协商,能否将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与奖金和评比挂钩,希望通过共同参与的方式,取得更好效果。
国外>> 闯红灯最重可判监禁 违规过马路并不是一个特殊现象,其他国家也很普遍,不过有些国家的处罚力度都很大。比如在德国、美国,行人闯红灯与个人信誉挂钩;在新加坡,行人第一次闯红灯,罚款200新元(折合人民币约1000元),第二次、第三次再闯,最重可以判半年到一年监禁。 本报记者 于飞 通讯员 亚林 全福
| |